文档介绍:第九章
第一节通货膨胀会计的产生
当前讲授
一、通货膨胀会计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长期、持续、严重的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概念和表现
通货膨胀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货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正常需要而造成的单位币值降低和以货币计量的商品价格上涨的经济现象。
表现: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和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
(二)物价指数的分类
物价指数=某一时期商品或劳动力价格/基期商品或劳动力价格
物价指数是指某一时期商品或劳动力价格与基期的商品或劳动力价格的比率。包括:一般物价指数和个别物价指数。
一般物价指数:反映范围广泛的商品综合价格的变动情况。
个别物价指数:反映个别商品的价格变动的情况。
(三)对传统财务会计信息的不良影响
1、传统财务会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现时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企业经营过程中消耗的资产得不到应有的补偿,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受到削弱。
3、无法正确反映企业产权资本的维护情况和使业主权益得到保护。
4、根据失实的会计信息难以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作出正确评价,据以做出的经营决策甚至会给企业带来重大失误。
5、失实的会计信息难以满足企业债权人和投资人作出信贷及投资决策的需要,影响企业的资金筹措和金融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转。
6、失实的会计信息不能满足政府部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对企业进行微观管理的需要。
二、通货膨胀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几个阶段
(1)付出存货成本计算的后进先出法;
(2)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
(3)固定资产定期重置估价法
(4)固定资产不提折旧法
第二节通货膨胀会计的模式
当前讲授
会计模式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将一定的计价单位和计价基准,一定会计方法与一定会计程序相互结合的固定程式。
一、通货膨胀会计的计价单位和计价基准
通货膨胀会计的计价单位通货膨胀会计的计价基准
名义货币:在现时流通中货币单位虽然不变但其单位货币所含价值量不断改变的货币。历史成本:取得某项资产时的实际成本。
等值货币:单位货币不同时期所含价值量相等的货币。现时成本:在现时市场价格条件下取得与企业现有的某项相同(或类似)的资产所需付出的实际成本。
其中:计价基准是指会计对象计价所依据的基础与标准,是影响会计对象计价结果的重要因素。
练一练:在通货膨胀会计中,对在流通中货币单位虽然不变,但其单位货币所含价值量不断变化的货币,称为( )。
A、等值货币 B、变动货币
C、名义货币 D 、记账货币
显示答案
练一练:现时成本会计的计价基准有( )。
A、个别物价水平会计 B、一般物价水平变动
C、一般物价水平变动 D、现时成本
E、历史成本
显示答案
二、通货膨胀会计模式的种类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
以期末名义货币为等值货币作计价单位,以资产的历史成本和一般物价水平变动为计价基准,将传统财务会计报表中各项会计数据换算调整为按现时货币购买力计价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映和消除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对传统财务会计信息影响的会计程序和方法。
现时成本会计
以名义货币为计价单位和以资产的现时成本与个别物价水平变动为计价基准,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反映和消除通货膨胀中个别物价水平变动对传统财务会计数据影响的会计程序和方法。
现时成本/等值货币会计
这种会计模式是先按现时成本会计模式提供一套以名义货币为计价单位和以现时成本与个别物价水平变动为计价基准的会计数据;在将此数据换算为按一般物价水平变动为计价基准和以期末名义货币为等值货币计价的会计指标。
变现价值会计
以名义货币为计价单位和以企业正常经营过程中资产的变现价值为计价基准,通过各会计期间扣除投资因素影响后的期末和期初资产变现价值的变动,确定企业损益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
其中:资产的变现价值是指企业资产按现时销售价格计价销售后所能获得的收入净额,也就是将企业资产按现时销售价格销售后可能收入的现金扣除其拆除运输等处置成本费用后的收入数额。
练一练:在通货膨胀会计中,反映和消除个别物价水平变动对传统财务会计信息影响的模式称为( )。
显示答案
总结:通货膨胀会计是指通货膨胀条件下为更好地实现财务会计目标而产生的,反映和消除通货膨胀对传统财务会计信息影响并提供更为有用的财务会计信息的多种会计模式的总称。
第三节通货膨胀会计对传统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当前讲授
一、通货膨胀会计对传统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发展
(一)通货膨胀会计特有会计假设的建立--币值不断大幅降低假设
(二)通货膨胀会计特有会计概念的产生
名义货币和等值货币
名义货币
在现时流通中货币单位虽然不变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