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咏怀古迹》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咏怀古迹》教案.doc

上传人:xiang1982071 2018/2/6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咏怀古迹》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咏怀古迹》教案
苏文辉
学习目标
1、把握王昭君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2、了解怀古咏史诗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3、掌握表现手法和背诵全诗。
《咏怀古迹》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每首各咏一人一事
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抒怀
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同时抒发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图片
王昭君(前52年-前19年)与西施、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齐读全诗咏怀古迹(其三)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赴”本是普通字眼,但作者用拟人手法把“群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如同接到指令的将士,整齐步伐奔赴荆门。
讨论: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
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
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一去”对“独留”:生前寥落、死后孤寂
“紫台”对“青冢”:富丽繁华;荒凉冷落
“朔漠”对“黄昏”:和北方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空旷凄清!
“黄昏”也可以做空间解释:“黄”指漫漫黄沙;“昏”写出黄沙扬起,大漠昏天暗地,“独留”的“青冢”更显凄凉、孤寂,让人同情。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珮空归夜月魂。
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看出曾经美丽的面容,而今,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在月夜归来。
画图省识春风面: 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愤懑,实际点明造成昭君悲剧的原因:是元帝的昏庸糊涂
“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葬于塞外,不能归汉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
深入一想,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一个美丽的女子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
难怪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
千载琵琶作胡语,-------------------怨恨时间之长
分明怨恨曲中论-----------怨恨之强烈
为什么怨恨? 1美不得宠 2生离汉宫 3思念故国
讨论:昭君在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