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实验.ppt

格式:ppt   大小:180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实验.ppt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8/2/6 文件大小:18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实验.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验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刘小锋
电话:692265
实验内容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
(二)、土壤样品的制备和贮存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决定土壤分析结果是否可靠的重要环节。由于土壤,特别是耕作层土壤的差异很大,采样误差甚至要比分析误差大若干倍,因此必须十分重视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土壤是不均一体必须有效地控制采样误差,否者任何精密的分析仪器和熟练的分析技术,都不可能使测定结果如实地反映客观情况。
1、造成土壤的不均一性的原因
影响土壤不均一性的因素很复杂,自然因素:包括地形和侵蚀等。地形(如高度、坡度)的变化可使局部土壤性质有很大变化,又如盐碱地上的盐碱斑,多数斑块分布没有一定的形状、方向和位置的,总的来说地貌是变化无穷的。
人为因素:如耕作、施肥、开沟等等。例如不均匀的施肥、条施或穴施肥料、起垅种植、深耕等都能造成土壤的局部差异。
2、土样的代表性
“随机”与“等量”原则
我们所研究的对象是试验土壤的“总体”,而不是局限于所采的样品。但是分析测定,又只可能是样品。也就是说,要求我们通过样品的分析,来达到以样品论“总体”的目的。因此,采集的样品对所研究的对象(总体),必须具有最大的代表性。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避免一切主观因素,使组成总体的各个体,有同样的机会被选入样品。亦即组成样品的个体应当是随机地取自总体,而不是凭主观因素决定的。另一方面,在一组需要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的诸样品(样品1、样品2……样品n),应当有同样的个体数组成,否则,多量个体所组成的样品,其代表性会大于少量个体组成的样品。所以,:“随机”和“等量”是决定样品具有同等代表性的重要条件。
3、采样误差的控制
究竟如何控制采样误差,才能使所采集的土样具有较大的代表性?从理论上讲,每个样品的采样点数愈多,样品的代表性就愈大。但是,耗费的人力和物力也就越大。在一般情况下,采样点的多少,取决于所研究范围的大小、研究对象的复杂程度和试验研究所要求的精密度等因素。研究的范围愈大,对象愈复杂,采样点数必将增加。在理想情况下,应该使采样的点和量最少,而样品的代表性又是最大,使有限的人力和物力,得到最高的工作效率。为了使采样点减少,但仍要控制同样的采样误差,通常采用“X”形或“S”形两种采样形式。
在采集多点组成的混合样品时,采样点的分布,要做到尽量均匀和随机。均匀分布可以起到控制整个采样范围的作用;随机定点可以避免主观误差,提高样品的代表性。布点以锯齿形或蛇形(S形)较好,直线形布点或梅花形布点容易产生系统误差(右图)。
4、土壤样品采集的原则和方法
一个代表性样品的可靠性与土壤差异的大小、采样方法、采样工具有关。
(1)现场勘查和搜集有关资料在实地采样之前,一般要根据现场勘查和搜集有关资料,考虑到土壤差异性——成土因素、地形、母质、耕作施肥等。将研究对象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
(2)采样时间——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随着季节的改变而有很大的变化。以速效磷和钾为例,最大差异可达一至二倍。分析土壤养分供应情况时,一般都在晚秋或早春采集土样。土壤盐分样采集时间,一般选择在返盐盛期末(5月底6月初)和主汛期结束后的9月底10月初。
(3)采样点数(8~10)
(4)采样量(1000克左右)
(5)采样工具(推荐管形土钻)
5、混合土样的采集
由于土壤的不均匀性,在一个采样单元内任意选择若干点,把各点所采的土壤等量地均匀混合起来组成混合样品。混合样品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平均数,可以减少土壤差异,提高样品的代表性,工作量就能大大减少。一般一个小区采集5至10个点,等量混合构成一个样本。
6、特殊土样的采集
(1)剖面土样的采集
(2)诊断土样的采集
(3)养分动态土样的采集
(4)盐分动态土样的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