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案例(10篇).pdf

格式:pdf   大小:35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案例(10篇).pdf

上传人:DATA洞察 2024/9/30 文件大小:3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案例(10篇).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初中英语教学设计案例(10篇) 】是由【DATA洞察】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初中英语教学设计案例(10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初中英语教学设计案例(10篇)学校英语教学设计案例篇3学校英语教学设计案例篇10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课教学内容与同学的实际生活亲密相关,易于引发同学运用简洁的英语进行交际和沟通。在学习活动中,同学通过交换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描述及看法,促进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增进情意。SectionA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复习一般过去时态和动词的规章与不规章改变。(二)教学目标依据《英语课程标准》关于总目标的详细描述,结合第八单元的教材内容,我按语言学问、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看法、文化意识五个方面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细化:1、学问目标:(1)功能: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2)语言结构:规章动词和不规章动词的一般过去式(3)一般过去时的一般疑问句句:型Didyougotothezoo?Yes,Idid、No,Ididn’t、Iwenttotheaquarium、Werethereanyseals?Yes,therewere、No,thereweren’tanysharks、Isawsomesharps/Iwenttotheaquarium、2、语言技能:听:能识别不同句式的语调,并能依据语调改变,推断句子意义的改变。能听懂本课学习活动中的问题,做出较得第1页体的回答。(1)说:能在本课的任务型活动如:嬉戏、调查、故事接龙等中进行简洁有沟通。(2)读:能正确朗读本单元对话和句型。能查阅工具书为完成任务做预备。(3)写:能写出本节课学习的单词和句型,能运用简洁的句子写出过去的活动和感受。3、学习策略:抓住用英语交际的机会,在交际中把留意力集中在意思的表达上,必要时借助手势和表情。主动参加学习活动,擅长和他人合作。4、情感目标:通过描述过去所做的事,表达自己的看法,使同学在人际交往中学会敬重和理解别人,学会交换不同的看法,了解他人的爱,好增进情意。5、文化意识: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赞扬或自己的观点。了解英、美国家中学校生的业余生活,培育世界意识。二、学情分析1、初二上期的同学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有了肯定的英语基础学问和听说力量,正渐渐向读、写过渡,同时,同学们对英语学习还保持着较深厚的爱。好经过一年的新课程理念的熏陶及实践,有了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试验的力量。2、本单元学情剖析:本单元的主题是谈论过去的事情,可以采纳活动教学法和Roleplaying的学习策略,学习新词汇,把握重点第2页(2)非测试性评价:传统的评价观念的动身点是学科本位,只重学科,不重同学进展。要表达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应当“正确反映外语学习的本质和过程,满意同学进展的需要”。为了到达这一目标,唯有重视形成性评价,充分发挥其主动作用,促进新的评价体系的形成。因此,本课我将各种活动设计成小组活动并开展小组竞赛和填写课堂自我评价表等非测试性评价手段,关心同学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培育创新意识以及具备科学的价值观。四、学法指导新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培育同学学习英语的把爱好,树立自信念,培育良好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策略,进展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放在了首位。根据课改的精神,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同学进行学法指导。1、学忆力以及思维力量。用生动的课件调动同学的感官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2、学习主动性的调动我在教学过程中制造一种开放的,和谐的,主动互动的语言气氛,课堂把变成有声有色的舞台,让同学在乐中学。3、学习力量的培育通过连贯的听说读写,嬉戏,竞赛等,培育同学的交际力量,进展他们的思维力量。4、学习策略的指导第4页本节课将在课堂活动中把同学分成四人小组的学习小组,让他们围围着课堂任务分工合作,在活动中互相探讨、互相沟通、互相合作,从而获得学问、技能和情感体验,进展他们的力量。创建开放式,探究式的课堂,有意识渗透学习策略的训练。我让同学观看课件画面,回答下列问题,让同学学会使用认知策略。让同学表演对话,实现交际策略。引导同学交际,主动练习和实践,是调控策略的表达。充分利用多媒体,录音,卡片等是资源策略。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