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热工与节能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外墙、屋顶、直接接触室外空气的楼板和不采暖楼梯间的隔墙等围护结构,应进行保温验算,其传热阻应大于或等于建筑物所在地区要求的最小传热阻。
设置集中采暖的建筑物,其最小传热阻应按下式计算确定:
围护结构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
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外部窗户的保温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严寒地区各朝向窗户,不应低于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的III级水平。
二、寒冷地区各朝向窗户,不应低于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的V级水平。
阳台门下部门肚板部分的传热系数,/();/()。
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窗户的气密性,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对于1~6层建筑。不应低于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的III级水平,对于7~30层建筑,不应低于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的II级水平。
二、,对于1~6层建筑,不应低于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的IV级水平;对于7~30层建筑,不应低于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的III级水平。
在房间自然通风情况下,建筑物的屋顶和东、西外墙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采暖期间,围护结构中保温材料因内部冷凝受潮而增加的重量湿度允许增量,。
采暖期间保温材料重量湿度的允许增量[△ω](%)
保温材料名称
重量湿度允许增量
[△ω]
多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加气混凝土等), po=500~700kg/m3
4
水泥膨胀珍珠岩和水泥膨胀蛭石等,po=300~500kg/m3
6
沥青膨胀珍珠岩和沥青膨胀蛭石等,po=300~400kg/m3
7
水泥纤维板
5
矿棉、岩棉、玻璃棉及其制品(板或毡)
3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15
矿渣和炉渣填料
2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
不同地区采暖居住建筑各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不应超过规定的限值。
设计中应提出对锅炉房、热力站和建筑物入口进行参数监测与计量的要求。锅炉房总管,热力站和每个独立建筑物入口应设置供回水温度计、压力表和热表(或热水流量计)。补水系统应设置水表。
锅炉房动力用电、水泵用电和照明用电应分别计量。,应设置计算机监控系统。
热水采暖供热系统的一、二次水的动力消耗应予以控制。一般情况下,耗电输热比,即设计条件下输送单位热量的耗电量EHR值应不大于按下式所得的计算值:
当供热热媒与采暖管道周围空气之间的温差等于或低于60oC时, 中规定的数值。
当系统供热面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