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实验三:细菌分离接种技术和培养.ppt

格式:ppt   大小:1,907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实验三:细菌分离接种技术和培养.ppt

上传人:s0012230 2018/2/7 文件大小:1.8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实验三:细菌分离接种技术和培养.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验三细菌分离、接种技术和培养法
目的要求:
1、掌握细菌分离培养的基本要领和方法。
2、掌握平板划线、斜面培养基等接种方法。
3、熟悉细菌分离培养的环境和条件。
实验内容:
1、  细菌划线分离培养:连续划线分离培养法分区划线分离培养法
2、  纯培养获得与移植:试管间的斜面移植;可疑菌落纯培养移植
3、  液体培养基增菌和培养(示教)
4、  半固体培养基穿刺培养(示教)
实验三细菌分离、接种技术和培养法
说明:     病原菌的人工培养一般采用35~37℃,培养时间多数为18~24 h,但有时需根据菌种及培养目的作最佳选择,如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则应选用对数期的培养物。将标本或培养物划线接种在固体培养基的表面,因划线的分散作用,使许多原混杂的细菌在固体培养基表面上散开,称为分离培养。一般经过18~24 h培养后,单个细菌分裂繁殖成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称为菌落(colony)。挑取一个菌落,移种到另一培养基中,生长出来的细菌均为纯种,称为纯培养(pure culture)。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生长形成的单个菌落一般是一个细胞繁殖而成的集合体,因此可通过挑取单菌落而获得一种纯培养。
细菌分离培养物纯培养菌的确定依据:
1. 观察细菌分离培养物所获得细菌的菌落特征;

细菌划线分离培养
可疑菌落纯培养移植
1区(1/10)
4区
3区
2区(1/5)
烧接种环
烧接种环
烧接种环
平板分区划线法
细菌平板分离方法
细菌划线分离培养
病料的划线分离培养
细菌划线分离培养
us pyogenes on blood agar,
illustration b-hemolysis.
us pneumoniae on blood agar,
illustration a-hemolysis.
us aureus on blood agar,
illustration b-hemolysis.
us epidermidis on blood agar
With on hemo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