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债转股与双赢家
摘要:“债转股”是国家对陷入困境中的国企和国有专业银行的一项扶持政策。本文对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原因及严重性,“债转股”具体操作的政策和措施,特别是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产权及运行进行了探索,并对“债转股”后(特别在“入世”后)企业和银行的运行问题进行了论述。
一、引言
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为改善国有企业负担过重而实行“债转股”,这对于目前许多
8ttt8
陷入困境的国有企业和银行,无疑是一贴良药。国有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债转股”,就其资产的本质——国有性没有发生改变,因此. com,说来不会发生国有资产的流失。国有企业和银行目前的这种困境有其历史原因,九十年代初已经初露端倪,一些
8 tt
学者当时已经提出过这种设想。但由于. com当时国有企业和银行的困境远没有现在dd dtt. com这样严重,故争议较大。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国家一项好的经济政策,的外部环境,要使国有企业和银行真正成为“双赢家”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二、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原因及严重性
我国企业负债起源于80年代初,那时我国政府对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投资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动,由原来
8 t tt o m
的国家拨款,改为“拨改贷”。当时有关部门看出了国家对国有企业投资方面“黑洞”,为了dd dtt. com消除“国有企业投资饥渴症”而启动了此政策。但由于. com当时整个国民经济体制没有转轨,投资主体不明确,人们的认识水平也没有根本改变,国有企业根本没有风险概念,只要是钱,不管是“拨改贷”还是银行贷款,逮到就是,使“拨改贷”政策实施的结果有违于制定者的初衷。80年代后期虽然停止了“拨改贷”,由于. com当时的国有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但没有刹住“投资饥渴症”,反而因国家大大减少了对国有企业的投入,使大批国有企业负债过度,另外在确定负债种类的决策上也有失误。企业负债过度的问题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及企业的重视,到了90年代初越来越严重,竞出现金(或基本无资本金)企业和项目,有的企业负债率已经超过了100%。广西平果铝业公司(简称“平果铝”)是个典型,,,先天不足。所有8 tt %%均为高息的银行贷款。1998年的负债率己到120%左右,而且每年负债率将按8-10个百分点递增。“平果铝”生产经营应是正常的,但在1997年竟出现了“一年挣了2个亿,却要还息5个亿”的尴尬局面,使企业陷于难以自拔的困境。目前负债过度的企业基本上有两种类型:一是80年代初新建或扩建的;二是本身是老企业,80年代以后ssbbww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的。对于前者由于. com上述原因,企业的新建或扩建往往 t8. com是在基本没有资本金情况8 tt t 8. com下开工的。对于后者,通过几十年的折旧,资产已所存无几,在国家没有资本金投入的情况8 tt t 8. com下,靠大量贷款搞技改来扩大生产,使负债率上升到百分之八、九十。
我国企业过度负债的严重性不光使本企业难以运行,而且也使其主贷银行陷入困境。经济日报1998年4月26日报道“套牢的不仅仅是企业”。山西铝厂一、,其中只有2%为预算拨款,其余98%全靠贷款。如果8 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