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探索民兵预备役应急分队与
地方应急救援力量一体化训练路子
民兵预备役应急分队主要依托民兵专业分队、依托地方行业系统组建,是民兵执行应急救援任务的专业骨干队伍。在平时任务上,主要是配合当地应急指挥机构遂行专业性较强的应急抢救及救援任务;在战时,主要是遂行勤务保障和支援任务。
地方应急救援力量一般直接面对各企业,是应急救援体系的基础和关键。目前,虽然各部门根据主管领域的特点,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对独立的应急救援组织,由于没有完全建立相互协调统一的工作机制,存在着应急救援统一管理和指挥机构等问题。这里就如何进行民兵预备役应急分队与地方应急救援力量一体化训练谈一些体会。
一、认识方面
借助现有资源,把过去各自分散管理通过整合,形成一支统一管理的应急队伍,要站在维护社会治安、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高度,从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加快军事斗争准备的全局高度,从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推进民兵建设创新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抓一体化训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强化综合纳入意识,把民兵应急分队队伍建设纳入党管武装的重要内容,纳入地方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的总体规划;定期对所属民兵应急队伍人员编成、结构布局、装备现状、经费保障等方面进行检查剖析,帮助基层找问题、解难题。
二、编组方面
科学编组是提高一体化训练和应急队伍双应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组织建设的关键一环。要根据形势、任务和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改进编制办法。一是适应能力建设要求对口编,即尽可能将队伍建在工作性质相近、行政管理相融、装备器材想通的企事业单位,依托所在单位的管理和设备优势提高战斗力;二是适应经济社会环境拓展编,即把兵员编组拓展到非公有制企业、行政事业系统、高新技术行业、城市社区等领域,使所编兵员有较高的质量起点。三是适应任务特点就近编,根据突发事件具有区域性和局部性的特点,采取就近的办法,在重点防卫目标周围或附近单位组建,通过缩小兵员分布范围提高动员集结速度。
三、管理方面
一体化应急分队训练,要加强规范化管理,建立正规的学习、生活、工作、训练秩序,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制定完善应急行动预案,形成一套完整的考核办法。
另外,高效的指挥系统是起作用的根本所在。实践证明,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特别是抢险救灾、反恐维稳等,时间紧、节奏快、任务重,必须按照与指挥体制相适应、与保障体制相配套的原则,建立职责清晰的指挥机构,明确隶属、配属、支援和协同等不同类型的指挥关系,防止发生多头指挥的职责不清等现象。
四、内容方面
针对“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任务”的要求,增强“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的能力。军事训练作为和平时期最基本的军事实践活动,对民兵“双应”能力的生成和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一是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比如抗雪救灾中的电力设施恢复抢修,抗震抢险中的生命探测、人员救护技术、次生灾害防护、防疫洗消,防汛抢险中的险情探查、处置坍塌,治乱平暴中的法律知识、民族政策、心理攻势等等,这些特殊技能的方法,都需要平时有针对性的专业训练和实践演练,才能让民兵了解掌握,在遂行任务中才能充分履行好职责。二是加强军警兵联训。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