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价值量、流通中所需要
的货币量和汇率的计算
价值量的计算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使用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总量
社会劳动
生产率
提高
降低
增多
不变
降低
升高
减少
不变
个别劳动
生产率
提高
不变
增多
增加
降低
不变
减少
减少
例1. 某小企业2010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如果该企业2011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11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10年相比
【解析】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应理解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该商品的价值。该小企业生产的甲种商品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6元出售,2010年销售收入为:10万×6=60万(元)。
②2011年该企业劳动生产率(即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10%,即2011年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10%,为10万×(1+10%)=11万(件);因为其他条件不变(重要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变),所以,该企业2011年的销售收入为:11万×6=66万(元)。因此,销售收入与2010年相比增加了6万元。所以本题选B。
,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如果2011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
,6元 ,5元
,5元 D. 600万元,6元
【解析】①2010年该国生产的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是100万×6=600万(元)。
②2011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因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故2011年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仍然是600万元。
③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故2011年甲种商品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为6÷(1+20%)=5(元)。所以本题选C。
,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解析】①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30%,这里的劳动生产率指的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因为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所以,今年1件该商品的价值量为:260÷(1+30%)=200(元)。
②甲生产者今年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因此,其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200×2=400(元)。本题选B。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A.        B. 2万亿元    
C.       
【解析】由题目可算出货币的流通次数为16÷2=8(次),那么依据公式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16×(1+10%)÷8=。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
例2: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商品价格总额增长20%,货币流通次数增加50%,纸币发行量不变,则该国一元纸币的购买力相当于原来的( )元的实际购买力。在这一时期,该国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   物价上涨   B .   投资减少 
C .   物价上涨    D .   物价持续下跌
【解析】(1+20%)÷(1+50%)=,,会引发物价上涨。
纸币贬值率=
1
—
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
纸币发行量
×100%
或者:纸币贬值率=(纸币面值-实际代表的价值)/纸币面值×100%
纸币的贬值程度即纸币贬值率的计算公式是:
纸币贬值率=
—
纸币发行量
————————————————————
纸币发行量
×100%
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例如,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是100亿元,实际发行的纸币是200亿元,纸币贬值率=(200-100)÷200×100%=50%。
物价因纸币贬值而全面上涨。纸币贬值率越高,物价上涨率也就越高。
物价上涨率(即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是:
物价上涨率=
纸币发行量
———————————————
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
1
(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