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数字电视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传输
                                      
伴随着电视广播的全面数字化,传统的电视媒体将在技术、功能上逐步与信息、通信领域的其它手段相互融合,从而形成全新的、庞大的数字电视产业。这一新兴产业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各发达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已分别制定出由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过渡的方案和产业目标。数字电视被各国视为新世纪的战略技术。数字电视成了继电信引爆IT之后的又一大“热点”。
数字电视,是从电视节目录制、播出到发射、接收全部采用数字编码与数字传输技术的新一代电视。它具有许多优点,如可实现双向交互业务、抗干扰能力强、频率资源利用率高等,它可提供优质的电视图像和更多的视频服务(如交互电视、远程教育、会议电视、电视商务、影视点播等)。
按信号传输方式分类:数字电视可以分为地面无线传输(地面数字电视)、卫星传输(卫星数字电视)、有线传输(有线数字电视)三类。
目前美、欧、日的数字电视产业已经启动,其模式各不相同。美国数字电视产业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大力推广数字高清晰度电视业务,以强制措施主推地面广播,卫星、有线传输同步跟进。英国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只推标清电视业务,同时采用卫星、地面、有线传输手段全方位覆盖,但对地面广播似有重点倾斜。日本模式的特点是:通过卫星覆盖推广高清电视业务,地面广播进度较慢。
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采取何种模式,将对产业化进程和市场启动产生重要影响,大多数认为:我国的数字电视市场启动应“以有线为主要传输手段,通过高清带动产业发展,以卫星解决边远覆盖”。本文主要介绍利用有线电视网络传输数字电视。
一、 有线数字电视的标准
目前,美国、欧洲和日本各自形成三种不同的数字电视标准。美国的标准是ATSC(mittee先进电视制式委员会);欧洲的标准是DVB(DigitalVideoBroadcasting数字视频广播);日本的标准是ISDB(IntegratedServicesDigitalBroadcasting综合业务数字广播)。DVB数字广播传输系统利用了包括卫星、有线、地面等所有通用电视广播传输媒体。它们分别对应的DVB标准为DVB-S、DVB-C、DVB-T等。2001年国家广电总局已颁布行业标准:《有线数字电视广播信道编码和调制规范》,该标准等同于
DVB-C标准。行标的制订有利于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的推进。
DVB标准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适用于不同媒介的数字电视广播系统规范。DVB选定ISO/IECMPEG—2标准作为音频及视频的编码压缩方式,对信源编码进行了统一,随后对MPEG—2码流进行打包形成传输流(TS),进行多个传输流复用,最后通过卫星、有线电视及开路电视等不同媒介传输方式进行传输。
DVB标准的核心是:系统采用MPEG压缩的音频、视频及数据格式作为数据源;系统采用公共MPEG—2传输流(TS)复用方式;系统采用公共的用于描述广播节目的系统业务信息用(SI);系统的第一级信道编码采用R-S前向纠错编码保护;调制与其它附属的信道编码方式,由不同的传输媒介来确定;使用通用的加扰方式以及有条件接收界面。
DVB-C(ETS300429)数字有线广播电视系统标准以有线电视网作为传输介质,应用范围广。它具有16、32、64、256QAM等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