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中外民俗.doc

格式:doc   大小:147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外民俗.doc

上传人:2072510724 2018/2/11 文件大小:1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外民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民俗的含义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在广大民众中自发形成、世代相因、共同遵循的各种生活和信仰的习惯与规范。
钟敬文的定义,分别从民俗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从民俗与时代的关系、从民俗与文化的关系、从民俗内部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理解。比如从民俗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上看,民俗是人类的伴生物,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展和演变,为民众日常生活服务。从民俗与文化的关系上看,民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
2、民俗的分类
(1)物质民俗(人——自然)
居住:房屋样式(南--尖顶、北—平顶四合院、徽州、土楼)服饰:等级颜色(黄袍--黄杆子)饮食(酒、茶、宴会)生产交易:农、林、牧、副、渔交通(工具:步行—骑马—乘车[马车、黄包车]--乘船—轿子轿子—轿车)科技(中药—气功--药渣)
(2)社会民俗(人——社会)
社会组织和制度(血缘[叔接嫂—连襟]、地缘[同乡]、业缘[行业神—镖行])寨老制度
人生仪礼(满月、抓周、婚丧)岁时仪礼(过年、端午等)
(3)精神民俗(人——心灵)巫术信仰(乌鸦、眼跳、药渣)游艺活动(各种民间娱乐活动、游戏)、舞蹈、美术(年画、剪纸、民间工艺品等)。
(4)口承语言文学(中国称“民间文学“)主要依靠口语作为传承、创造的媒介。
民俗语言:切口、行话、咒语……
民间文学:散文(神话、传说、民间故事)、韵文(歌谣、民歌、长诗、史诗等)、说唱(曲艺)、综合(戏曲)、其它(谚语、谜语、歇后语……)
3、民俗的形成
(1)经济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对民俗的产生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
(2)政治原因。封建统治对民俗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体现为各种民俗事象的迷信色彩,如婚姻丧葬、起房架屋、人生礼仪以及生产生活中的各种信仰和禁忌等都充满了封建迷信色彩。
(3)宗教原因。原始宗教和现代宗教都对民俗产生起过深远影响,比如原始宗教的一些仪式直接发展为后来的民俗活动,一些祭祀活动也演变成节日等民俗内容,如过年。
(4)地域原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山川地理环境,产生了不同的民俗和习惯,这表现出民俗对自然环境的选择性和适应性,也体现出民俗之间的差异性。比如游牧民族要逐水草而居,“蒙古包”“吊脚楼”等民俗现象都是地域选择的结果。
4、民俗的特征
(1)集体性与类型性(社会性)
无论是如何发生(集体创造、个人先创造、文化交流……),必定要由某一集团成员共同分享由此带来类型化的色彩,因为本质上它是与个性化相对的。首先,民俗是集体创造的;其次,民俗的流传、完善和创新式依靠集体行为完成的。
(2)传承性与播布性
传承性是民俗文化在时间上的纵向延续过程,体现了某一民俗的历史发展。播布性是民俗文化在空间上的横向传播过程,这种传播有两种方式:民族迁徙和方式采借。
(3)民俗的稳定性和变异性
民俗形成后会随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稳定而相对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春节、中秋、泼水节、新米节等,一直延续至今。变异性指民俗传播过程中内容和形式的变化。
(4)民俗的民族性与地方性
民族性一是指同一类民俗事象在不同的民族中产生不同的表现形式,二是指不同的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地理和经济条件的不同而产生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民俗。地域性指民俗在空间上所表现出来的地理特征和乡土气息。如八大菜系(鲁川粤苏浙湘闽徽),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口味。
(5)民俗的原始性与神秘性
主要表现于信仰、崇拜、巫术、禁忌、占卜等活动上。
5、民俗的社会功能
(1)教化功能:指民俗在个人行为过程中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人际关系、尊老爱幼、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等。
(2)规范功能:指民俗对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和控制作用。在很多地方起到乡规民约的作用。
(3)娱乐功能(调节功能)指民俗能对社会成员心理产生快乐和愉悦的调节作用。包括民间歌舞、游戏、竞技和杂艺等。如苗族的芦笙节、斗马节,侗族的花炮节、多耶舞,瑶族盘王节,佤族木鼓节,傣族泼水节等都具有娱乐的性质。
(4)审美功能:指民俗能对社会成员心理愉悦的审美作用。民俗旅游资源里边有很多具有审美价值的,如鼓楼、风雨桥、壮锦、绣球、瑶族蜡染,各民族音乐歌舞等。
(5)维系功能:指民俗统一人们的行为与思想,是社会成员保持凝聚力和向心力。比如全世界的同一种民族有认同感,尤其在一些重大节日有着相同的感情和庆祝方式等。
6、民俗与旅游
(1)关系:从旅游动机上讲,旅游者是出于一种对异质文化强烈求新、求异、求奇的心理,满足其猎奇、寻找刺激的欲望。
而异地、异国、异民族的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为旅游者提供了参观、参与、体验以及满足心理需求提供了资源和机遇。
7、旅游对民俗文化的作用
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