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戏曲丑角源流考
丑角是戏曲的重要行当。对于戏曲艺术的趣味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其形甚丑”的角色,往往以插科打诨见长,逗人捧腹大笑,引人入胜。在戏曲中,丑角扮演的人物类型是十分复杂的。有的语言幽默,行动滑稽,而心地却十分善良,如《女起解》中的崇公道;有的刁恶奸诈,悭吝卑污,如京剧中《审头刺汤》剧中的汤勤;有的貌似丑陋,不堪入目,实则申张正义,不惧权贵,如《徐九经升官记》中的徐九经……不管丑角扮演的人物如何繁杂,但观众喜欢这一行当则是无庸置疑的。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丑角行当的形成过程进行探讨,考释其历史上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轨迹。
说到丑角的形成,我们不能不想起远古时代的俳优――古代以乐舞作谐戏的艺人。
俳优的产生,据现有资料推测,至迟战载:“俳优、侏儒,妇女之请谒以悖之。”《孔子家语》载:“齐奏宫中之乐,俳优侏儒戏于前。”《韩非子?难三》中亦云:“俳优侏儒,固人主之所与燕也。”司马迁在他的《史记?司马相如传》中同样记载:“俳优侏儒,狄革是之倡。”可见俳优这一艺人称谓,至汉代仍不绝于史。而更有趣的是,以上四部分引文中,都是俳优与侏儒相连,其中奥妙,不言而喻。因之,唐朝著名史学家颜师古在《汉书?霍光传》的注文中说:“俳优,谐戏也。”这种阐释是有道理的。质言之,俳优以语言逗乐,侏儒以形体博笑,在滑稽和诙谐方面,他们是殊途同归,因而也才能够长相随,不分离。
俳优在战国时代,确实有不俗的表现。他们不仅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博得人主一乐,更重要的,那俳优中的佼佼者,还能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机智进言,欲擒故纵,使人主幡然悔悟,改弦更张。
司马迁在《史记?滑稽列传》中就明确记载了优孟和优旃两人的事迹。记述优孟,其文曰:“优孟者,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警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F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于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以垅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之?K枣,荐以木兰,祭以粳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太史公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机智诙谐而有胆有识的俳优艺人。楚庄王的一匹爱马,养尊处优,因为营养过度而死,竟要求大臣前往吊丧,以大夫之礼仪安葬。而且不准群臣进谏,言者处死。这个楚庄王也真够昏庸的可以了。优孟表面恭顺楚庄王,建议以君王礼仪葬马,最终提示让天下都知道楚国“贱人而贵马也”,这才使楚庄王闻言警悟,终于将马剥皮食肉。这个优孟寓庄于谐,片言警主,实在令人可敬。
太史公笔下的另一个滑稽艺人曰优旃,秦朝人。秦始皇想扩建御苑,东至函谷关,西至陈仓,方圆数百里。优旃随即叫好,并解释说,敌军入寇,让御苑中放养的麋鹿抵抗敌军就足够了。秦始皇闻说,因此放弃了扩建御苑的打算。这个优旃,无疑也是一个有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