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天天练答案
2013高考安徽卷(练习一)
1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级。“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主要考查区分形近字、同音字,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等。B项,“异曲同功”应为“异曲同工”;C项,“亲合力”应为“亲和力”;D项,“机率”应为“几率”。
1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主要考查根据语境选择恰当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要求能准确理解词语(包括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等。熟语的考查以成语为主。本题做题要特别注意题干,要求选出“使用恰当的一句”。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A项,毋庸置疑:毋庸,不必。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符合语境。B项,焕然一新: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用“耳目一新”更恰当。C项,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事物正在蓬勃发展。视觉艺术不是新生事物,可用“如火如荼”。D项,亡羊补牢:羊因为羊圈的空缺被狼掉走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除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用防止继续受损失。可用“未雨绸缪”。
1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A项,主谓搭配不当,把“开展”后加“的”;B项,成分残缺和语义重复,在“年龄”前加“在”,“经历”和“任职时间”有语义交叉,删除其中之一;C项,句末加“的措施”,与“解决”搭配。
2013年高考北京卷(练习二)
1. B
A选项养殖业,与日俱增;C选项烂摊子,卷帙(zhì);D选项信笔涂鸦,湮(yān)没无闻。第一题字音字形依旧简单,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的是A选项字音都对,字形均错,这打破了以往高考字音错一、字形错一的规律,说明字音字形考查方式灵活多变,已经不再限制在“字音和字形”二题合一,而是在转变为字“音形”题,表面看起来难度提升了,其实是降低了难度。
2. A
B选项“对于513公顷的园博园”一句,删去“对于”;C选项“原因,主要在于……所致”,删去“所致”;D选项“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后加“力度”。
病句题着重考查句式成分,我们抛开所谓的六种病句模式,会发现今年的错误选项全部可以通过增加或者减少句子中的词语达到修改目的。夯实汉语语法,学会对句子层次的划分,成为解决病句题的最有效也是最高效的技法,一定要重视起来。
3. C
“原形”有成语“原形毕露”,高思经常说现出“原形”,指本来面目,含贬义,而原型可特指文学艺术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放在此处,可认为是专业术语类的名词,必选“原型”;“处置”事件,强调解决问题,而“处治”强调治理、惩罚,在此选项,交通事故属于“事件”,必选“处置”;“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