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效果及个体层面影响因素——基于两个戒毒所415名戒毒人员的调查
柴向南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社会学系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摘    要:
近年, 毒品问题在我国呈现快速蔓延态势。其中, 吸毒人员的逐年增加对个人健康、家庭及社会的稳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2008年开始, 我国开始实行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模式, 它结合了劳教戒毒与心理戒毒以期提高戒毒效果。本文基于对两个强制隔离戒毒所415名戒毒人员的调查数据, 采用有序多分类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分析了戒毒人员对戒毒重要性的认知、其戒毒需求、精神健康状态、毒品使用经历与自我评估的戒毒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戒毒人员对戒毒所戒毒重要性的认知、戒毒需求与戒毒效果有显著正相关性。戒毒人员的精神健康状态、进入强制戒毒所次数则与结果变量呈现显著负相关性。本文的分析结果可为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工作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强制隔离戒毒所; 有序多分类逻辑斯蒂回归; 戒毒效果; 影响因素;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毒品问题沉渣泛起[1]。截至2016年年底, , 吸毒者人口结构呈现年轻化趋势, 且制毒、贩毒及跨境毒品交易猖獗[2]。毒品滥用严重影响个体及公共健康, 如增加HIV、HCV等病毒在静脉注射吸毒人员之间的传播[3], 进而有损家庭及社会稳定[4]。严峻的毒品形势彰显戒毒工作的重要性。基于2008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 强制隔离戒毒模式成为我国各省、市、自治区通行的戒毒模式之一, 该模式将此前的强制戒毒与劳教戒毒整合为一, 以期更为有效地达到戒除毒瘾的目的[5]。
然而, 强制隔离戒毒模式面临的现实困境之一在于, 戒毒人员复吸率较高, 致使部分戒毒人员反复进行强制隔离戒毒, 影响其脱毒效果[6]。因此须针对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戒毒效果展开研究, 即具体有哪些因素影响其戒毒效果?关于这一主题, 学界既往研究大致有三个切入点:一为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戒毒模式、管理与戒毒效果
[7][8][9];二为药物性治疗的戒毒效果, 主要为美沙酮作为替代性药物对戒毒人员脱毒治疗的效果[10][11][12];三为对戒毒人员心理干预与戒毒效果, 包括对戒毒人员重返社会后康复情况的研究[13][14][15][16]。前两类研究的关注重点为外在因素:管理模式或替代药物, 而非戒毒人员本身。而心理干预与戒毒效果的研究则侧重戒毒人员个体层面的变量, 尤其是戒毒需求。比如对戒毒人员慢性渴求和抑郁的干预效果研究表明, “动机-技能-脱敏-心理能量模式”可以较为有效地减少戒毒人员对海洛因的渴求, 以提升戒毒效果[17][18]。具体而言, 接受心理干预(包括提升戒毒需求) 对于海洛因依赖者重返社会两年随访操守率呈回归(OR=, p<) [19]。
简言之, 心理干预相关研究表明, 戒毒动机(motivation) 被视为是否参与戒毒治疗[20][21]及戒毒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22], 而团体和个人心理干预对于戒毒人员脱毒较有成效[23][24]。该结论对提升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戒毒效果具有启发意义。然而相关研究主要落脚点在于探究心理干预(如启发戒毒人员的内在需求) 对戒毒效果的影响, 并未将其他可能的个体层面变量纳入研究模型, 诸如戒毒人员对戒毒必要性的认知, 其精神健康状况、毒品使用经历等, 都未得到必要的关注。故本文尝试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做探索性补充。
二、研究问题
我国现在实行的强制隔离戒毒模式是劳教戒毒与药物脱毒、心理脱毒的结合[25]。之前实施的劳教戒毒侧重劳动教养, 与普通劳教差别并不显著, 方式主要为通过劳动等方式戒除毒瘾[26];药物戒毒主要目的在于缓解戒毒人员的生理性毒品渴望[27];而心理脱毒则侧重疏导戒毒人员的心理问题, 如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28]。目前的强制隔离戒毒模式混合了这三种模式, 对戒毒人员提供身体劳动、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等三种戒毒服务, 可视为身体脱毒和心理脱毒两大类。前述研究重点探索了戒毒需求与戒毒效果的相关性, 但并未充分考虑其他个体层面的变量。本文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如下五个研究问题:
1. 戒毒人员对戒毒重要性的认知
戒毒人员的戒毒需求源自何处?通过心理干预、学习而改变对戒毒的自我认知, 都会激发对戒毒重要性的正确认知[29][30][31]。戒毒人员并非完全地被动地接受戒毒宣传、加入强制性戒毒治疗, 而是自我意识到毒品对身体、精神健康造成的危害而产生戒毒需求[32]。然而多数研究并未进一步探讨对于戒毒人员而言戒毒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