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金星村扶贫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87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金星村扶贫规划.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2/12 文件大小:8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金星村扶贫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金星村扶贫规划
时间:2012-05-10 [ 大中小] 浏览次数: 4740
第一章基本概况及特点
 
第一节村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雨冲乡金星村位于大方县东部,雨冲乡政府西北部,距县城60公里,,东与红旗村接壤,南与鹏银村连接,西与油杉河村为伴,北与金沙县大田乡相邻。
二、人口状况
全村辖10个村民组,居住着汉、彝、苗、白等民族,%。2009年末,全村总户数590户,总人口219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88人。‰,%以上。全村有劳动力1186人,在劳动构成上,第一产业劳动力776人,第二产业劳动力21人,第三产业劳动力389人。在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的768人,初中文化的176人,高中及以上文化36人,文盲半文盲206人。
三、交通状况
全村有8个村民组通公路,有2个村民组不通公路,就是通组公路,由于路面狭窄、路基不好,路面质量较差,晴通雨阻的现象较为突出。
四、地质地貌
全村境内均为山地;最高海拔1510米,最低海拔1450米,平均海拔为1480米。地处高寒山区,全村为二迭系岩层;土壤主要是黄壤、黄棕壤、紫色土和石灰土,土壤的综合肥力条件普遍较差。地面切割较大,地形地貌复杂,出露岩层和成土母质类型多样,酸性壤占百分之八十以上。
地貌为中低山区域。海拔在1450-1510之间,是发展马铃薯、天麻、草地生态畜业的区域。
五、气候特点
金星村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降雨1200毫米,主要集中在5-9月,降雨78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0%;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河谷的影响,夏秋两季雨量较为充沛,多年平均气温22℃,无霜期300天,年均日照时数1800小时,,属于亚热带温凉湿润而四季分明的季风气候。
 
第二节资源概况
 
一、土地资源
,其中耕地面积4431亩,%;(其中:、、、、),占77%。森林覆盖率65%;,%;其他用地(村镇、道路等),%,,%。石漠化面积700亩(其中:石漠化耕地300亩,荒山石漠化400亩)。
二、生物资源
一是农作物资源主要有:玉米、烤烟、马铃薯、荞子、大豆、芸豆、辣椒、大蒜、白菜、青菜、莲花白、土烟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二是林木资源主要有:杉木、福建柏、云南松、华山松、滇杨、杜鹃、生漆、核桃、板粟、梨、桃、杏等用材林、新炭林和经济果木林。生态资源丰富,保存完好。有国家二类重点保护植物福建柏等。
三是畜禽品种资源:畜禽品种资源主要有:猪、牛、马、羊、鸡、鸭、鹅、野猪等野生动物。
其它资源主要有煤、铁、石灰石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煤、石灰石较为丰富。
 
第三节扶贫开发成效、现状及贫困原因分析
 
一、扶贫开发成效
2006年以来,雨冲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变“救济型”、“输血式”的扶贫为“自救型”、“造血式”的扶贫,把解决老百姓的温饱作为工作重点来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奔小康为目标,以人口计生、安全生产和维护社会稳定“三条底线”为保障,以道路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加快小城镇建设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为抓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006年以来,省、地、县各部门共投入项目资金350余万元,一是以“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投入资金50余万元;农业工程包括退耕还林还草、沼气池、小水窖建设等投入资金100多万元;以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促进农户增收包括种粮补贴、农村低保发放、能繁母猪补贴、燃煤补贴等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其它项目包括通村公路建设等投入资金100余万元。
通过各类资金的投入和全村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一是经济建设取得新进展,二是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取得新突破,三是各项社会事开创新局面;四是党的建设迈出新步伐。2009年末,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907元,比2006年的2336元增加571元,%,人均粮食产量达556公斤,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得到增强,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二、贫困现状
(一)、经济状况
按贫困村综合指标衡量,我村与其它村及与大方县其它乡村相比较,相对贫困面比较大,纯收入在l196元以下贫困人口有303户,%,贫困人口600人,%。在贫困户和贫困人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