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光武中兴.doc

格式:doc   大小:58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光武中兴.doc

上传人:buhouhui915 2018/2/12 文件大小:58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光武中兴.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10课光武中兴
电业中学张永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列举汉光武帝中兴措施,解释“光武中兴”;说出水排的发明者及用途;阐明外戚、宦官擅权的原因及影响;说出黄巾起义的时间、领导人、影响。
(2)能力目标
通过认识外戚、宦官擅权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皇权专制制度,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通过观察《东汉渔猎收获画像砖》等文物图片,掌握从文物图中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
、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汉光武帝政策与西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比较,认识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教训的必要性、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光武中兴
难点:外戚、宦官擅权于东汉衰败的因果关系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公元8年,王莽篡汉自立为帝,建立新朝。王莽称帝后,进行改制。但改制失败,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莽新政权被推翻。公元25年,西汉皇族刘秀重建汉政权,定都洛阳,史称东汉或后汉。
引导学生阅读两则史料,了解东汉初期的社会状况,思考:光武帝刘秀怎样才能巩固统治?哪些历史经验值得借鉴?
一、光武中兴

东汉建立后,汉光武帝采取了与西汉相似的休养生息政策。
光武帝刘秀为什么会采取与西汉相似的休养生息政策呢?一是,他与汉高祖刘邦一样,亲身参加了农民起义,领悟到过渡的剥削和压迫会迫使老百姓造反。只有爱惜民力,才能使他们安心生产,才能使社会安定。二是,借鉴了西汉初的治国经验,在经济凋敝、社会动乱的局面下,只有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才能安定民心,稳定统治秩序。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49页内容,归纳光武帝的中兴措施。
东汉初,全国户籍人口只有1000多万(西汉末人口近6000万),到光武帝去世时(57年),全国户籍人口已达2100多万。到和帝永元十七年(105年),全国户籍人口达到5300万,回升接近西汉最高水平。
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古代,人口的增长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相对改善的反映。我国自汉至明,历代有据可查的人口数字,一直在五六千万左右。一般来说,人口接近这个峰值时,多是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治世。

引导学生观察水排示意模型,明确水排用途,结合水排史料议议水排发明的意义。
二、外戚、宦官擅权
东汉初的安定局面持续了60多年。以后的皇帝大多是年幼即位,朝廷出现了外戚、宦官交替擅权的局面。
引导学生观察“东汉和帝后皇帝即位年龄及在位时间表”,揭示产生这种局面的深层次原因。
东汉出现外戚、宦官交替擅权局面的深层次原因是封建专制皇权和皇位世袭制。东汉建立后,光武帝刘秀鉴于西汉前期王国问题,后期外戚篡国,以及地方权重尾大不掉的教训,加强了皇权,在中央“三公”只有名分却无实权,皇权缺少制约。当继位的黄当年幼或无能时,宰相不能发挥作用,大权很容易旁落到外戚或宦官之手。这些人借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为非作歹,祸乱朝纲。
三、黄巾起义

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天灾不断,人民生活非常困苦。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51页小字内容,了解黄巾起义的背景。

张角本是道教太平道一派的首领,以传布太平道为名,利用行医治病为手段,在农民中秘密进行组织起义的活动。开始,东汉政府认为太平道是劝人为善的“善道”,并没有引起注意,使太平道得以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