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课题名称:安徽省阜南县今年来农业问题
阜阳市——农业问题
以前:
政策上:当时一些当官的口头上是为人民服务贯彻党的宗旨而行为却截然不同每年麦子丰收时家里人就急着上交一定量的小麦,那是农业税很重还有提溜什么的,地方官员根本没有尽责,信息化工作投入及其少且信息采集制作缺乏统一标准。农产品收购价格低,专项长期或微息贷款作为农村信贷根本就没有听过。
经济上:没有机械化,每到秋收时家人就早出晚归用手收割播种时用牛耕更别说生长期间搞农药除草了。那时科技落后基本上是靠天收——天气好就多收点,如果大旱或者洪水就会减产了,化肥、农药、农用塑料盒各种除草剂的生产少且价格高,种子都是自己家留的,积极地选育、引进和推广良种是很奢侈的事更不用说实现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合品种布局局域化了。
文化上收入小于投入,许多农民弃耕打工使许多耕地荒芜。思想上有耕地太不划算了,还不如打工。没有思想指导。
现在:
全国兴修了大量的大中小水利工程,建设了一大批高产稳产田。化学肥料、农业机械、排灌机械和农村用电,都比过去有了很大的增长。
我们一定要集中力量抓好农业技术改造,发展农业生产力。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实现对农业的技术改造,这是我们党在农业问题上的根本路线,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
农民收入坚定不移地执行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国家更重视“三农”问题了,科学发展了,农民的负担极大减轻了。
政策上,2004—2008党中央国务院接连发了五个一号文件,五个一号文件中有三个突出强调农业问题,2005年一号文件强调“加强农业基础建设”;2007年强调“发展现代农业”;2008强调“加强农业的基础建设”与八十年代五个一号文件强调放权,解决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问题不涉及太多国家财政投入相比已有很大进步。
各部门围绕中央一号文件,降低农业税率、耕地占用税征管做了大量工作。减免农业税“严防税费混征、非法强制征税、收费不开票和打白条”来增加农民收入。具体体现为:1深化农村改革a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b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c继续推进农村税费d改革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2完善扶贫开发体制
阜阳市农业化信息化工作起步于2000年的农网信息入乡工程,发展于2002年的“一站通”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系统推广和2003年的农业信息服务网路建设。近年来,阜阳市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和省农委“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把农业信息化作为转变职能,促进农民增收的新举措,相应实施了农网信息入乡工程、“三站通”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系统推广、农业信息网站群及组织网络、农技“110”信息咨询服务系统和信息化乡村联通计划建设等农业信息建设。现在已建城市、县、乡三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和市县两级农技“110”信息服务咨询服务体系阜阳市农业信息网站群经历两次改版三个版本建设,已成为阜阳农业部门发展电子政务和信息服务的主流窗口,“一站通”全国农业信息联播系统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在促进农产品的流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极为重要作用。通过强化自身硬件建设和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积极广泛的开展面向“三农”的农业信息服务。
一领导的积极支持。自2000年开始该项工作以来,无论是工作推进还是资金投入都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全市范围内已建成三乡服务体系队伍。乡镇建立农业信息服务站配备了相应的上网设备,大部分乡镇服务站均达到农业部“六个一”的建设要求。
二夯实了网络基础建设。2003—2004年市农委投资了23万元分两期完成局域网建设,为每个科室配备了电脑,市场信息也添置了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设备,同时进行了多次相关培训。市农委机关网络化办公基础条件已经具备。非典期间,全市新建县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5个、新建乡镇服务站47个。据统计,全市已累计投资591万元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
三、通过培训提高素质。利用市农广校标准化电脑教室统一进行全市农村信息培训工作。以县市为单位编制,分批逐县进行。保证学员上机操作掌握“一站通”系统的基本操作。
四、狠抓服务促农增收。a做好农业信息网信息发布b农技“110“专家咨询c开展联通信息化乡村计划
此外,全市农业部门同样注重利用各种传统媒体发布和传递各类农业信息如:a利用各类农业会议适时发布各类政策、生产信息b科技下乡、科技赶集等活动结合农时现场向农民发布有关信息,并接受农民现场咨询c利用电视广播向农民传递信息d面对面直接向农民提供信息服务e创包农民网吧开展信息服务f农民自办网站开展销售技术信息服务g为市委、市政府及时提供决策信息服务
科技上 
一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
在农业各部门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各种机械代替手工工具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