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复旦大学.ppt.ppt

格式:ppt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复旦大学.ppt.ppt

上传人:cai.li.bin 2015/5/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复旦大学.ppt.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地址
学校地址
邯郸校区位于中国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枫林校区位于中国上海市徐汇区医学院路138号,护理学院位于中国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305号。
张江校区位于中国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张衡路825号。
江湾校区位于中国上海市杨浦区淞沪路2005号。
复旦大学校园环境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复旦大学已经形成“一体两翼”的校园格局:即以邯郸校区、江湾新校区为一体,以枫林校区、张江校区为两翼。截至2006年底,学校共有土地2317267平方米,合约3476亩。其中,邯郸校区土地922297平方米,合1383 亩;枫林校区土地192123平方米,合288亩;张江校
复旦大学光华楼
区228176平方米,合342亩;江湾校区974671平方米,合1462亩。。校舍建筑面积逾119万平方米,全校固定资产22亿元。
截止2006年底,复旦大学图书馆有文科馆、理科馆、医科馆、张江校区图书馆、江湾校区图书馆组成,馆舍面积56066平方米。另有35个院系和研究中心的资料室,总面积7850平方米。全校图书馆总面积合计63916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470余万册,含各院系资料室藏书112万册。馆藏文献中包括线装古籍40万册(含善本8万册),民国时期图书10万册,。年订购中西文纸本期刊6753种,订购报纸476份。
复旦大学把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学校注意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大胆吸收国内外高校的成功经验,注重加强学科间的渗透、交叉、组合,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特色和优势。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已经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有自身特点的教学计划和管理体系。学科建设全面启动,发展势头良好。
学校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教学理念,将综合教育和文理基础教育为特色的通识教育和宽口径专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校从1994年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2001年全面推进学分制建设,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开放选择专业、推行学期开课制、设立自由选修学分等多种途径,从各个教学环节上落实学生个性发展,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学校大力提倡“名教授上基础课、带基础实验”,建有严格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历年的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奖数始终名列全国前茅。学校建立了一套有实效、有特色的教学管理制度,研制和开发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高校网上教务管理系统》,实行导师制等一系列措施,全面实现了科学化、专业化管理,并坚持不懈地整治教风和考风,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复旦大学教育工作
复旦大学的科学研究
复旦大学校园
陈望道教授建立起我国修辞学的科学体系,朱东润教授和郭绍虞教授在文学批评史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谭其骧教授编纂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独树一帜、嘉惠后学,周谷城教授在世界史研究、周予同教授在经学史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们都是开启学风、树立师道的典型。
苏步青教授,陈建功教授培养出一大批中国数学界和数学教育界的中坚。谢希德教授在半导体物理、固体能谱和表面物理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周同庆教授主持研制出中国第一只X光管;此外,复旦大学还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和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
吴绍青教授创立上海肺病中心诊所,对我国结核病的控制作出了卓越贡献;沈克非教授毕生致力于外科学的研究,对普通外科的发展和提高以及神经外科、血管外科的开拓和创建作出了重大贡献;石美鑫教授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静立垂屏式人工心肺机;苏德隆教授在血吸虫病防治上贡献卓著。原上海医科大学在解决公共卫生问题、治疗疑难杂症、防治严重职业病等公共事务中,为社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复旦大学的科学研究
截至2006年底,学校目前正在承担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8项、863课题6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8项。“十五”期间,该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第一完***或第一完成单位)、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还获得授权专利436项,发表国际论文6656篇(含SCIE、EI和ISTP),其中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Science、Nature、Cell等杂志上发表了9篇论文。同时,学校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在专用集成电路、计算机网络工程、生物技术、有机纳米材料和催化剂研究等方面开发了一系列科技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在非线性数学、先进材料、人类基因组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科技进展。
复旦大学的科学研究
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在历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中,复旦的获奖等级和总数都以绝对优势领先,其中《中国历史地图集》、《英汉大词典》、《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获特等奖;有5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