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秦汉时期文化交流(一).ppt

格式:ppt   大小:1,833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秦汉时期文化交流(一).ppt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8/2/15 文件大小:1.7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秦汉时期文化交流(一).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秦汉时期文化交流(一)
Qinhan Shiqi Wenhuajiaoliu
一、秦汉时期中外文化交流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秦汉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背景
秦汉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㈠中国名字的起源于秦 有历史学家考证认为China(英语)、Chine(法语)、Sina等词汇来自“秦”的音译。 China来自“秦人”的译音。 《牛津英语大词典》的说法,China一词大约来源于两千年前的梵文,而且在多种亚洲文字中有其变体。在欧洲,最早使用该词的属马可·波罗。 一、
㈡水路交通的开通,能够直接通与外人接触,解除了对外文化交往的交通阻碍 陆路交通——丝绸之路的开通:两汉西域之路的开通和经营 西汉张骞凿空,开通了西域之路。 东汉经营西域之路,并且扩展到欧洲的大秦。 水上交通——发足于中国、通往西方的“南海之路”的初通
㈢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内容和频率: 摆脱了先秦时期传说与神话的影响, 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交流的频率大大增多
二、秦汉时期中外文化接触和交流的背景 ㈠万里长城的修筑 (1)由于它的阻隔,保护了中原较为先进的农耕文化。
(2)促进了边疆的繁荣和北方游牧民族向高层文明社会的发展 两种文化的碰撞,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繁荣 长城设有关口,为进出长城而设置的。 长城设有马市,长城本身就是经济、文化交流的汇聚线。
㈡两种文化的冲突和交流 1、存在两者文化的冲突——古代游牧经济与农耕文化的冲突: 各自生存的自然环境形成两种文化 经济上的冲突 人类文化,由源头处看,大别不外三型。一、游牧文化二、农耕文化,三、商业文化。……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因此而为流动的,进取的。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继续一地,反复不舍,因此而为静定的,保守的。 文化心理的冲突
2、各种文化的相互影响 ⑴斯基泰文化(前7世纪-前3世纪) ⑵萨尔马泰文化(前7世纪-4世纪) ⑶卡拉苏克文化 ⑷塔加尔文化(前7世纪-1世纪) ⑸塔施提克文化(前1世纪-5世纪)
⑵匈奴强大后的中外文化交流 ①中外文化的相互影响 Ⅰ中原出土文物中有北方草原上的器物 Ⅱ境外出土的文物有汉时的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