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吝啬鬼》读后感.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吝啬鬼》读后感.docx

上传人:buhouhui915 2018/2/15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吝啬鬼》读后感.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吝啬鬼》读后感
孟燕宇机械工程学院包装1301

莫里哀(1622-1673),十七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代表作家。他原名约翰•巴蒂斯特•波克兰,父亲是巴黎的装设商,供应王宫内府装设,曾获得“国王侍从”的称号。莫里哀爱好戏剧事业。1643年,他和一些年轻的戏剧爱好者一起组织光耀剧团,到外省去演出。在演出过程中,莫里哀体会到,剧团要进一步发展,必须有自己的剧目。于是,他动手为剧团编写喜剧剧本。写于1653年的《冒失鬼》是他的处女作。莫里哀一生写了三十个剧本。《妇人学堂》、《吝啬鬼》、《伪君子》、《乔治•党丹》等都是他的名著。

我认为有两条主线贯穿《吝啬鬼》这部喜剧。一条是阿巴贡对金钱近乎疯狂的追求。剧作开场就描写了阿巴贡鬼鬼祟祟地把别人刚归还他的1万埃居埋藏在花园里,深怕有人知晓,忧心忡忡地上场了。他一眼看见佣人拉弗莱斯站在那里,就疑窦丛生,赶他、揍他,并搜查了他的双手、裤子和衣袋,惟恐他是探子。看见儿子克雷央特和女儿爱丽丝之后就说谎装假,百般掩盖。这个吝啬鬼还是个刻薄精明的高利贷者。他鼓励儿子“把赢来的钱放出去图个合理的利息,早晚还可以把本收回来。”在儿子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借高利贷,而最后发现高利贷者正是他的父亲,他们父子明白这笔债务关系时,矛盾已处于白炽化了。阿巴贡的吝啬形象还通过一些细节来表现,像阿巴贡招待贵客晚饭的一场戏滑稽可笑。他命令佣人管好酒,不许磕碰一点,如
有损伤,工钱扣除。嘱咐女儿爱丽丝注意席上撤下的东西,留神别叫糟蹋了。要求仆人不能轻易给客人倒酒。客人第一次要酒的时候别理睬,要多等一等,千万不能忘记大量掺水。千叮万嘱厨师:“得预备一些人家不太爱吃,可一吃就饱的东西。”这些细节的描写构成戏剧的喜剧因素,也正是这些细节的因素才使得阿巴贡这个吝啬鬼的形象更加鲜明。同时也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紧凑,贯穿整部戏剧。
另一条线路就是戏剧中的爱情。阿巴贡的儿子爱上了玛丽亚娜,他的女儿爱上了管家,他们准备向父亲说起他们的爱情,希望能给他们提供一些钱物,但是还没有等他们开口,阿巴贡就说他已经爱上了玛丽亚娜,使得他的儿子很痛苦。同时阿巴贡却为了不出陪嫁费,硬逼着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后来阿巴贡藏在花园里的钱箱被拉弗莱斯偷了给阿巴贡的儿子,失去箱子的阿巴贡歇斯底里,气急败坏,声嘶力竭地叫法官。最后,他的儿子拿这只箱子要挟他,阿巴贡在金钱和爱情的抉择中,放弃了玛丽亚娜,选取了金钱。爱情是戏剧的另一个冲突,掀起第二个高潮。

阿巴贡:(1)视财如命:嗜钱如命,极端吝啬是阿巴贡形象的典型特征。他虽然拥有万贯家财,但是“一见人伸手,就浑身抽搐”,似乎被人挖掉了五脏六腑。为了不花一文钱,他要儿子娶一个有钱的寡妇;为了不用陪嫁,他要女儿嫁给一个年已半百的老头;自己也打算娶一个年轻可爱的姑娘而分文不费。他不给儿子钱花,逼得儿子不得不去借高利贷。为了省几个菜钱,他把吃素的斋期延长一倍,让厨
师用八个人的饭菜招待十个客人。为了省一点马料,他半夜亲自去偷喂马的荞麦而遭到马夫的痛打。他总是为自己一万银币的安全担心,怀疑所有的人都想偷他。
(2)懂得享受:阿巴贡是会享受的,他虽然爱财,但同时也不亏待自己。他不仅需要马车夫、厨师、女仆,也要请客喝酒,而且年逾花甲,仍希图女色,看中了年轻美貌的玛丽亚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