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电网课程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270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网课程设计.doc

上传人:glfsnxh 2018/2/16 文件大小:1.2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网课程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原始资料
1、发电厂、变电所相对地理位置及距离
图1-1 发电厂、变电所相对地理位置及距离
2、发电厂技术参数
装机台数、容量:2×50(MW)
额定电压(kV):
额定功率因数
负荷数据及有关要求





A
1
2
最大负荷(MW)
30
60
60
最小负荷(MW)
15
35
40
功率因数



(h)
5000
5000
5500
低压母线电压(kV)
10
10
10
调压要求
最大负荷(%)
5
2~5
2~5
最小负荷(%)
0
2~5
2~5
各类负荷(%)
I类
30
30
40
II类
30
30
30
表1-1 负荷数据及有关要求

第二章电网接线方案设计
:电网接线初步方案选择与供电电压等级确定
一、初步接线方案的拟定依据
电网接线初步方案主要根据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拟定,对于I类、II类负荷所占比例较大的变电所,应采用双电源供电的方式;对于主要是II类负荷的变电所,应采用双电源供电或单电源双回路供电的方式。
拟定的方案
图2-1 初步方案拟定图

初步方案的计算
电力平衡关系:
变电厂:=30MW
负荷1:=60MW
负荷2:=60MW
发电厂A满发,另设厂用电为满发容量的8%,所以最终可外送62的有功功率即SA=62MW。而系统中总有功负荷,故系统S要通过联络线供给该系统的有功功率。
各方案的初步潮流计算
以方案一为例,按均一网进行潮流计算:

图2-2 方案一接线图
将环网从S点拆开,如图2-3所示
图2-3 两端供电网络的等效电路
初步功率分布如图2-4所示
图2-4 两端供电网络的初步潮流分布
电压等级的确定
根据负荷情况及输电距离,参照表2-1表确定选用各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为110kV。
表2-1 各种电压等级适合的输电容量和输电距离
额定电压
(kV)
输送功率
(kW)
输送距离
(km)
35
2000~10000
20~50
60
3500~30000
30~100
110
10000~50000
50~150
220
~
100~300
4、统计和
其他方案的初步潮流计算、、计算与上例相同,并总结于表2-2中。
初步方案的比较选择
表2-2 各种初步方案的比较
方案
接线图及功率分布
技术比较
方案一
180

优点:供电可靠性高,接线方式简单,线路长度较短。
方案二
235


优点:供电可靠性高,损耗比较小。
缺点:线路较长,结构较复杂。
方案三




优点:线路较短, 供电可靠性高。
缺点:损耗比较大
方案四

209

优点:供电可靠性较高,线路较短。
缺点:损耗较大。
各方案比较后,可知在线路总长、线损、可靠性各方面均占优势的方案为方案一、方案二。

第二节电网接线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一、输电线路导线截面积选择
计算步骤:
导线截面积的选择:与输电线路流过的最大电流和经济电流密度J有关,既要考虑该截面积下的电路损耗(导线截面积越大,损耗越小),又要考虑其经济性(导线截面积越大,成本越高)。电流经济密度由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查表2-3得到。
表2-3 架空输电线路导线的经济电流密度J(A/mm2)
导线材料
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3000以下
3000~5000
5000以上








2、导线截面积的选择
1)方案一
①线路导线截面积初选
图2-5 方案一接线图
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经济电流密度:
最大工作电流:

导线截面积:
根据以上结果,可以选择各线路的导线型号,结果如表2-4所示:
表2-4 各线路选择的导线型号
线路
导线型号
LGJ-150
LGJ-120
LGJ-185
LGJ-185
②线路发热校验
正常情况下,方案一线路工作电流小于最大工作电流,可以长期运行。
若线路出现故障,校验线路是否能够正常运行:
故此段线路满足发热条件。其他线路校验方法与此相同,经较验均满足要求。
③机械强度校验
因各段导线截面积均大于35 ,不考虑地形因素、极端气候状况的情况下,认为导线的机械强度符合要求。
④电晕校验
表2-5 不必验算电晕的导线最小直径或相应导线型号
额定电压(kV)
110
220
导线外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