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文档名称:

大学电网课程设计电网规划课程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927KB   页数:4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学电网课程设计电网规划课程设计.doc

上传人:6188 2016/10/20 文件大小:1.8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学电网课程设计电网规划课程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电网规划课程设计目录前言..................................................................................................................................................3第一章设计任务书和原始资料....................................................................................4第二章电网接线初步方案设计....................................................................................7第一节:电网接线初步方案的选择与供电电压等级的确定.......................7第二节:电网接线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15第三节:输电线型号的选择.................................................................................22第四节:方案技术经济比较.................................................................................31第三章调压计算..................................................................................................................38课程设计总结...........................................................................................................................452前言经济发展,电力先行。电力工业是国家的基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电能是一种不能储存的、无形的二次能源,发电、变电、输送、分配和消费几乎是在一瞬间完成,必须保持有功和无功功率的平衡。同时为了满足消费需求,保证生产生活的稳定,所发电能要满足经济性好、可靠性高、电能质量高等要求。经验告诉我们,在现阶段,联合电力系统是保证供电可靠性、经济性和高质量的最好的办法,而这也是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趋势。通过联络线路将几个地方电力系统连接起来所形成的电力系统称为联合电力系统。联合电力系统可以合理利用能源、减少系统备用容量、装设高效率的大容量机组,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系统间相互支援可以提高系统的供电可靠性;系统容量越大抗干扰能力越强,可以减小系统受到干扰(负荷变化)时的频率波动和电压波动,提高电能质量。要建好大规模的安全可靠的联合电力系统,必须做好规划,加强电力规划和电网建设。电力规划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能源资源和负荷的分布,确定合理的电源结构和战略布局,确定电压等级、输电方式和合理的网架结构等。电力规划的合理与否,事关国民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今后电力网络运行的稳定性、经济性、可靠性以及未来经济的发展。该课程设计要求按照给定的数据,依照国民经济应用的要求设计一个供电、变电、输电、分配和消费的电力系统。该电力系统包括一个发电厂、三个变电所、若干输电线路,同时考虑该系统为联合电力系统的一子系统,其联络线可视为无穷大系统。设计的要求是该电力系统应满足一定的供电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电能质量高,同时运行方式灵活,适应多种负荷变化情况。投资费用亦应当设计至最小。3第一章设计任务书和原始资料一、设计任务本次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是根据给定的发电厂、变电站(所)原始资料完成如下设计:、,、,变电所相对地理位置及距离:、容量:2×50(MW)额定电压(KV)::cosφ=-1:表1-1架空输电线路导线经济电流密度(A/mm2)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max3000以下3000~-2:表1-2发电厂及变电站负荷数据与有关要求厂站项目A123最大负荷(MW)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