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比较
文章来源毕业论文网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0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82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下70例手术全部成功,其中浆膜下肌瘤30例,肌壁间肌瘤36例,阔韧带肌瘤4例,术中出血10-400ml平均50ml,手术时间35-270min平均10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1d,开腹手术82例浆膜下肌瘤28例,壁间肌瘤48例,阔韧带肌瘤6例,平均出血60ml,平均手术时间为45min,术后平均住院日为7d。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其优点是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微创手术子宫肌瘤的方法之一。
腹腔镜;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妇科肿瘤,子宫肌瘤手术治疗占妇科手术的第一位,挖除肌瘤保留子宫的手术方式越来越受重视,特别是随着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镜下手术研究倍受关注,现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共70例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82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比较。
        1资料与方法
        ,腹腔镜组70例,年龄28-51岁,平均39岁,月经量增多20例(%),无症状50例(%),开腹手术82例,年龄37-45岁,平均41岁,月经量增多30例(%),无症状52例(%)。
        :一般选择在月经干净后卵泡期以减少术中出血。
        :持续硬膜外麻醉及持续硬膜外加静脉复合麻醉。
        :腹腔镜组,患者取膀胱结石位,阴道置举宫器,导尿,于脐上缘切开皮肤10mm气腹针穿刺,确定进入腹腔后,以CO2气体形成气腹,气腹压力设定为13mmHg沿此孔刺入10mm套管针(Trocar)。由此套管进入腹腔镜,电视监视下,在下腹两侧相当于麦氏点处分别行5mm及15-20mmTrocar穿刺,置入套管为器械操作孔,根据肌瘤的部位采用不同术式,带蒂浆膜下肌瘤用双极电凝后剪断,瘤蒂细者创面直接电凝止血,瘤蒂粗者创面用无损伤线缝合,壁间肌瘤及无蒂的浆膜下肌瘤单极切开肌瘤处的包膜,抓钳钳住肌瘤,剔除肌瘤,双极电凝止血后可吸收线双层缝合,剔除肌瘤用电动粉碎器旋切取出,%氯化钠冲洗盆腹腔,检查创面有无出血,取出器械排除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