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
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浅析中希神话中神的形象的差异
教学部名称
中文系
专业名称
汉语言文学专业
教务处制
二〇一三年四月
目录
摘要 1
引言 1
一、中希神话中神的形象的外形差异 2
二、中希神话中的思想内容差异 3
(二)人生观的差异 4
(二)价值观的差异 4
(三)爱情观的差异 5
(四)命运标准的差异 6
(五)最终结局的差异 6
三、中希神话中的审美差异 7
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作者简介 9
声明 10
浅析中希神话中神的形象的差异
汉语言文学专业黄晴
[摘要]中希神话中的神与英雄形象各有不同,这主要是由于中希神话传说产生的时代不同造成的。中国神话反应的是人与自然的斗争,希腊神话反应的是人与社会的斗争,以致于在神的形象的外形、思想内容和审美的方面存在差异,但又各具意义,值得我们对中希腊神话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并学习借鉴。
[关键词]神话;差异;外形;审美
Differences in Greek mythology in the image of God of
Chinese Language & Literature Program HUANG Qing
Abstract: In Greek myths and legends of the gods and heroes are also different, this is mainly due to different Greek myths and legends of the era. Chinese mythology reaction is the struggl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Greek mythology reaction is the human and social struggle, so that in the image of God, the shape of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and aesthetic differences, but with different significance, worth of Greek mythology works in-depth analysis and learning.
Key words: Myth; difference; aesthetic appearance;
引言
神话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人类文化发展道路上的瑰宝,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与后面的文学形式相比,它是一种不自觉的创造。神话大多出自于人类最初始的想象,但是它也并非是主观臆造的,它基于现实,又超出现实。虽然有时候这些想象显得既离奇又荒诞,但是在现实基础上,它又是合乎逻辑的,并深深的体现出了人类的信仰、力量、意志、渴望……由于神话属于人类无意识的不自觉反应,因此,神话中的英雄神更是充分展示了人类的人格理想。神话中的神和英雄是人类祖先对于杰出行为的肯定和赞扬,是人类共同理想的体现。
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也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出自《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从马克思的这些话我们可以看出来,神话其实是对自然、对社会的反应,它是远古时代人们对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并进行艺术加工和描述出来的集体口头创作,它表现出的是早期人类的生活、劳动及思想。但通过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它们之间有许多的不同之处。中国神话表现出的大多数是反应人与自然的斗争,而希腊神话表现出的则大多数是反应人与社会的斗争,从而造成了外形、思想内容及审美上的差异。本文将从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中入手,着重对中国和希腊神话中神的形象进行简单对比,从而能更深入理解人类神话的发生发展过程。
一、中希神话中神的形象的外形差异
在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中,神和英雄都具有超人的能力,这些形象都是当时的人类想象出来的,体现出了人类生存的需要并符合民族的发展。但在神的形象的外形塑造上,中希神话中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在中国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神的外形大多都是“半人半兽”的形象,他们的外形是非人形或一半是人形一半是禽兽的。如西王母的外形在《山海经·西次三经》中的描述是:“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传说中的神农炎帝是人身牛首,女娲则是“人首蛇身”。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他有着人的脸、猪的嘴、麒麟的身子、猪的足。这些神的形象,都是人与禽兽的结合体,能给人产生一种敬畏感。此外,中国神话中的神不具有人的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