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高中地理 必修一知识点.doc

格式:doc   大小:392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地理 必修一知识点.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2/20 文件大小:39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地理 必修一知识点.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行星地球
一、宇宙中的地球
:时间上的无始无终,空间上的无边无际。
:●概念:物质存在的形式,包括星云、行星、流星体、彗星以及一些星际物质(如气体、尘埃)
●天体系统:各天体相互吸引、绕转才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P4
: ●八大行星的排列: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星
●它们的公转运动共同特点: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又可以分为三类:(1)类地行星::水、金、地、火星
(2)巨行星:木、土星
(3)远日行星:天王、海王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记法:火和木在一起易燃烧,用小行星带隔开)
:
(1)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2)质量体积适宜——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3)地球内部物质运动、——水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来源:内部的核聚变。
●纬度差异热量差异: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生物量多;反之。
2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最外层)、色球、光球(太阳表面、最亮)。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周期11年)。
耀斑也是重要标志,它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
●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
●太阳活动的三大影响:
(1)太阳电磁波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2)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电磁场产生磁暴
(3)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产生极光。

运动形式
自转
公转
旋转中心
地轴
太阳
方向
自西向东
逆时针
运动周期
恒星日:24h56min4s
太阳日:24h
恒星年:365d6h9min10s
回归年:365d5h48min46s
●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为0外,其他各地角速度都为15°/h。P14
●线速度:赤道最大(1670㎞∕h),向两极逐渐减小,两极线速度为0。
●公转轨道:椭圆形
近日点(1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最大),远日点(7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最小)。
注意:夏至日点在远日点附近,冬至日点在近日点附近。
●黄赤交角(23°26’):黄道面+赤道面
3. 地球运动的意义:
●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改造地球的形态(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公转: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公转的意义
一、昼夜交替和时差
区时:西东
二、地表偏向
南左北右赤道无(水平方向)
三、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纬度越高昼越长,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赤道以南各地达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赤道以北各地达最小值。
晨昏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均为0°
地球公转和自转产生:黄赤交角(23°26’)。
5. 地球运动的计算: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其太阳高度为0。
晨线:由夜变为昼。昏线:由昼变为夜。
●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