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陕西省关中地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学习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学习JTG 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联系电话:**********
邮箱:@
qq:313214203
李成才
JTG 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修正特点
合并了软基路堤、粉煤灰路堤、加筋土工程等四个设计与施工规范,内容集中,易于施工控制
突出了路基施工的准则、应达到的技术要求;强调强制性的施工工艺要求和过程质量控制
取消了轻型压实标准,修订了压实度频率。提出了特殊填料的压实度控制要求
对填筑的松铺厚度不作规定
合并了有关施工章节
补充了EPS(膨胀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路堤施工、路基拓宽改建、挡土墙土丁支护、抗滑桩、安全环保内容,扩大了涵盖面
进行了现实的指标调整,便于应用和增加安全储备
2018/2/21
2
公路路基的基本要求
Ⅰ强度要求
路基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弯沉值或孔隙率标准)
Ⅱ稳定性要求
路基必须稳定,边坡坡度满足要求,防护和排水工程到位等等
Ⅲ耐久性要求
路基必须满足运营状态下的耐久性要求,基底稳定,路基无沉陷,边坡无滑塌、缺口等严重病害
Ⅰ
2018/2/21
3
路堤填筑的填前处理
路堤填筑前首先必须彻底清除草根、地表腐殖土
废井(枯井)、洞穴等宜灌填砂砾、碎石、炉渣等颗粒材料,在其顶部不小于40cm的范围内填筑细粒土或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压实
地窑和土葬墓穴等宜适当扩宽,分层压实,防止非显现的套洞疏漏而成为隐患。在填筑部位顶部40~60cm范围内,将地基周边超开挖宽度不小于50cm,以稳定土类材料或塑性指数13~18cm的细粒土压实
2018/2/21
4
路堤填筑的填前处理
对泉眼和露头的地下水,应视现场实际予以排导
填前的软基处理,应视地基的地质状况、土的各项技术指标(液限、塑限、塑性指数等)及土的含水率等等选用适宜的处置方案。如粉喷桩、碎石桩、土工合成材料工程、石灰挤密桩(无补给水情况下应用)等
在软基处理中,不宜对原地基土扰动,“不宜破坏软土地基表层硬壳层”,保持原状土的“结构”稳定,土质性状均匀,方便处理
2018/2/21
5
路堤填筑的填前处理
含水率略大的过湿地段,可直接铺筑卵石、砂砾(砂砾土)、碎石类颗粒填料,予以补强。
含水率接近液限或饱水地基,应采用“抛片挤淤”方案。片石露出淤泥或水面(水面高出淤泥)后,宜适当的人工摆放码砌
宜考虑地基固结工期,进行必要地沉降观测
2018/2/21
6
路基填料的选择
路堤填料的选择涉及到路堤质量和经济性,应将其质量控制放在路基施工第一的位置考虑
填料必须具备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小强度,必须有最大粒径的限制,必须具有良好的工程性质
《规范》增加了挖方路基(30~80cm)超挖处理层的填料强度要求,将其作为过渡层次使强度“过渡”趋于合理。
2018/2/21
7
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
填料应用部位
(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
填料最小强度(CBR)(%)
填料最大粒径
(mm)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四级公路
填
方
路
基
上路床(0~)
8
6
5
100
下路床(~)
5
4
4
100
上路堤(~)
4
3
3
150
下路堤(>)
3
2
2
150
零填及挖方路基
0~
8
6
5
100
~
5
4
3
100
注:《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规定的浸水96h的CBR试验方法测定。 、四级公路铺筑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时,采用二级公路的规定。 、下路堤填料最大粒径150mm的规定,不适应于填石路堤和土石路堤。 填料最大粒径150mm的限制是为了预防超大粒径下部可能引起的压实盲区(盲点),100mm的限制还为使路床材料趋于均匀
2018/2/21
8
土质路堤填料的选择
选择填料的禁止条款
1 禁用含草皮、生活垃圾、树根和腐殖质的土作填料
2 泥碳、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质土不得直接作填料
3 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和含水率不适宜直接压实的细粒土,若未进行砂化处理则不得直接作填料
4 粉质土不宜直接作路床填料
2018/2/21
9
土质路堤填料的选择
路基施工中填料选择易出现的问题
1 对填料的CBR值强度要求认识不足
2 细粒土的含水率控制不严,施工中不注重排水而致已成路基湿软
3 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黄土未进行砂化处理而直接用作填料
2018/2/2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