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学中关于物理问题的设计论文
面对新课改,我们应该重视探究和发现问题,尤其是物理问题的设计和解决就很重要了。提出问题是物理课堂教学过程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老师,要能够带领学生一起进入面对新课改,我们应该重视探究和发现问题,尤其是物理问题的设计和解决就很重要了。提出问题是物理课堂教学过程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老师,要能够带领学生一起进入问题情境,能够充分的了解学生哪些地方出现问题,在这些问题上,我们如何设计,如何带领学生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这是老师要仔细思考的,而对学生有时非常重要的,如何去设计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下面我对物理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与提出谈一些自己的观点。在物理教学中我要坚持以下设计原则:
1、基础性。基础性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设计的问题要体现学生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学有所得;二是要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学生有能力解决。设计的问题不仅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摸得到”,有发展的空间;而且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摸得到”,有成功的可能。
2、科学性。首先要求设计的问题从情景素材到具体内容都是真实可信的,不违背科学常理;其次,设计的问题还应融入科学方法的要素,使学生学习模型、理想化、假说等方法;设计的问题还要注重体现科学思想和科学价值观,体现新形势对学生发展的要求。
3、针对性。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重点、难点来进行设计,设计的问题题意清楚,条理分明,语言精练,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辨析疑难,纠正错误,完善认知结构。切不能用不着边际的问题为难学生。
4、启发性。简单的一问一答,只会使学生懒惰,长期如此还会对学生的思维品质造成损害。教师应抓住教学的内在矛盾,把握时机,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计问题,使学生达到心求通而不解,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
5、有序性。设计的问题要结合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6、现实性。设计的问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科技、生产实际,要有时代气息,突出“应用性、实践型”,表现物理学在人类文明中的巨大作用,使学生认识物理学习的意义,激发学习的动力,同时提高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7、发展性。通过提问所接收到的语言反馈信息,比其它形式的反馈信息具有准确性、具体性、即时性和简洁性。它可以使教师当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及时地调控教学程序,改变教学策略,使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物理课堂教学中在问题设计方面我们还要做到:(1)不要只是是自己讲课,不去关注学生,这样做只能会使给自己的教学缺乏魅力,老师讲起课来是无精打采,学生听得没有兴趣,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互动,没有真正的体会新课改理念,这样的培养方式只能教出会做题的学生,学生的思维完全被老师所束缚,没有自己的思考得方式,这样的学生只能是老师的工具,应该让老师和学生的活动结合起来,同时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样让学生积极地参加到课堂中去,变为课堂的主人。(2)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不要什么都要问,低级的、重复的、漫无边际的、模模糊糊的问题。(3)所提问题要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相一致。(4)不能只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