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湖北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导则doc_精品.doc

格式:doc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湖北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导则doc_精品.doc

上传人:wxb163 2012/6/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湖北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导则doc_精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附件:
湖北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导则
目录
1 总则
2 基本规定
3 参建各方责任主体的责任和义务
4 墙体裂缝控制与防治技术措施
5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控制与防治技术措施
6 楼地面渗漏水的防治技术措施
7 外墙渗漏水的防治技术措施
8 门窗渗漏水的防治技术措施
9 屋面渗漏水的防治技术措施
10 变形缝渗漏水的防治技术措施
11 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控制措施
12 安全防护的技术措施
13 给排水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14 电气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15 通风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1 总则
为规范住宅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以下简称通病防治)工作,有效预防与控制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水平,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住宅工程。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未开展质量通病治理工作的住宅工程,不能参加省、市各级评优评奖活动。
提倡积极运用“四新”技术,开展通病防治工作。
住宅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过程中,除执行国家有关法规与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外,还应执行本导则的规定。
2 基本规定
通病防治由建设单位组织实施,参建各方质量责任主体按各自职责执行本导则。
通病防治所发生的相关费用应列入工程概预算。
设计单位应提出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将设计措施列入审查内容。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将通病防治列入监督计划,作为重点监督内容。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必须编制通病防治专项施工方案、监理实施细则。
住宅工程竣工验收除执行现有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所规定的以外,还应提供下列相关资料:
由参建各方会签的《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附录1)。
施工单位《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内容总结报告》(附录2)。
监理单位《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评估报告》(附录3)。
3 参建各方责任主体的责任和义务
建设单位
组织建设各方成立通病防治工作管理机构,加强对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与技术管理。
在开工前下达《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
督促建设各方制定相关的通病防治方案和实施细则。
按合同约定,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应保证其符合设计文件和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保证合理工期、合理造价,不得擅自降低工程质量标准,不得擅自变更已审查通过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等。
应将各专业分包纳入总承包管理。
在组织竣工验收时,将通病防治列为验收内容。
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物业公司应加强管理,防止二次装修损坏建筑物。
在保修期内发生住宅工程质量投诉的,负责查明责任,并组织有关责任方解决质量问题。
建设单位在做好一户一验收工作的前提下,应向用户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明确住宅建设的质量责任及保修制度。
设计单位
提出通病防治的具体设计措施,并对容易产生质量通病的部位和环节,优化细化设计做法。
对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进行相应的设计交底。
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时,应明确施工要求、构造措施和验收标准。
参与工程质量通病问题的分析,并对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质量通病,提出相应的技术处理方案。
施工单位
在开工前制定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预拌混凝土进行检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在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时,应提供相应的合格证明文件和相关的技术标准;必要时,应进行相关的检测与论证工作。
做好通病防治技术交底工作。
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做好隐蔽工程质量检查和记录。
做好混凝土工程的结构实体检查和检测工作。
做好卫生间、屋面及易产生渗漏部位的蓄水试验工作。
做好通病防治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总包单位应审核分包单位提出的通病防治方案,并负责检查其实施情况。
工程完工后,总包单位应认真填写《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内容总结报告》。
监理单位
审查并批准施工单位提出的通病防治方案。
编制通病防治监理实施细则。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原材料、构配件、设备及预拌混凝土的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