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蘑菇
蘑菇(学名:Agaricus campestris)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菌丝体是营养器官,子实体是繁殖器官。由成熟的孢子萌发成菌丝。菌丝为多细胞有横隔,借顶端生长而伸长,白色、细长,绵毛状,逐渐成丝状。菌丝互相缀合形成密集的群体,称为菌丝体。菌丝体腐生后,浓褐色的培养料变成淡褐色。蘑菇的子实体在成熟时很象一把撑开的小伞。由菌盖、菌柄、菌褶、菌环、假菌根等部分组成。蘑菇有药食作用。也被用于各种人物代称和卡通形象。
蘑菇又名双孢蘑菇、白蘑菇、洋蘑菇、蒙古蘑菇、蘑菰、肉菌、蘑菇菌,各地区对蘑菇的名称有所不同,但蘑菇一名比较通用。
名称:蘑菇
汉语拼音:mó gu
英文名:Mushrooms
考证:出自《神农本草经》
科属分类:蘑菇科
性味:微寒、性凉、味甘、入肝、胃经.
归经:入肝、胃。
功效:一:益气开胃,久病虚羸及老人小儿体弱者;二:托痘疹;三:抗癌;四:降血糖。
适宜于老年人、糖尿病、白细胞减少症、传染性肝炎、高脂血症、维生素B2缺乏症等患者食用。
主治:传染性肝炎,小儿麻疹透发不快。
生态环境:森林、草原、山丘和平原,还是在朽木上或是在粪堆上,常常可以采到.
采收储藏:多在秋、冬、春季栽培,成长后采集,除净杂质,晒干或烘干.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分为野生和人工种植两种.
用药禁忌:据古人的经验,蘑菇为发物,故对蘑菇过敏的人要忌食;这对于肿瘤患者的影响似乎与现代研究结论(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相左。笔者认为古人经验也应参考,故肿瘤患者对蘑菇的食用应持谨慎态度。
生物性状
综述
平常叫做蘑菇的是真菌中的一类,即担子菌的子实体。子实体是担子菌长出地面的地上部分,样子很象插在地里的一把伞。地下还有白色丝状,到处蔓延的菌丝体,这是担子菌的营养体部分,即非繁殖器官。在一定温度与湿度的环境下,菌丝体取得足够的养料就开始形成子实体。子实体初期象个鸡蛋露出地面,迅速发育成子实体,有菌盖、菌柄、菌托、菌环等。成熟子实体的形状、大小、高低、颜色、质地等差别很大。大的直径可达40厘米左右,高
  
蘑菇
可达50厘米左右;小的直径不过半厘米,高不过1厘米。现将它各部分的性状说明如下: 菌盖是子实体最明显的部分,好像一顶帽子。形状多种多样,一般常见的有钟形、斗笠形、半球形、平展形、漏斗形等。菌盖颜色十分复杂,虽然可以基本上辨别出白、黄、褐、灰、红、绿、紫等颜色,但是各类颜色中又有深、浅、淡、浓的差异,更常见的是混合色泽。幼小与老熟时它们的颜色可以不同,周边有全缘而整齐的,也有呈波浪状而不整齐或撕裂的。菌盖表面有皮层。在皮层菌丝里含有不同的色素,因而使菌盖呈现各种不同色泽。皮层下面便是菌肉,一般由长型的丝状菌丝组成,有的则由膨大的泡囊状菌丝组成。菌肉颜色以及受伤后颜色的变化,常因种类不同而不同。一般菌肉多呈白色或污白色,有的呈淡黄色或红色等。例如牛肝菌菌肉受伤后多变为青蓝色,稀褶黑菇先变成红色后变黑色,卷边网褶菌伤后变褐色,而变黑蜡伞伤后变成黑色。
子实层体
子实层体是长在菌盖下面产生子实层的部分,有的呈叶状,叫作苗褶。有的呈管状,叫作菌管。菌褶呈放射状排列,向中央连接菌柄的顶部,向外到达苗盖边缘、子实层就排列在苗褶两侧,或存在于菌管里面的周围。
菌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