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4
文档名称: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土木_精品.doc

格式:doc   页数:1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土木_精品.doc

上传人:wxb163 2012/6/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土木_精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土木)
为促进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入学要求、培养方式、学位授予等环节的规范化,确保培养质量,根据《关于批准部分高等学校培养工程硕士和做好1999年工程硕士生招收工作的通知》(学位[1998]71号)和《关于转发<关于制订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学位[1999]7号)的文件要求,特制订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
l、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所从事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入学要求
1、招收对象主要为:取得学士学位后,从事3年或3年以上工程实践工作,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经所在单位推荐的优秀在职人员。
2、报考人员须参加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入学考试。考试科目为外语、数学和专业综合考试。
三、培养方式及学****年限
1、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课程学****实行学分制,但要求在校学****期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
2、学位论文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导师与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内经单位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来自企业的导师由学校按程序办理聘任手续。
3、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获得总分不少于32学分。
2、课程设置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课程类型
备注
1
自然辩证法
54
2
1
必修课

2
基础外语
60
3
1-2
3
专业外语
40
2
1
4
概率统计
60
2
1
5
建筑结构力学
50
2
1
6
建筑工程经济
50

1
7
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
50

1
8
高等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50

2
9
高等钢结构理论
50

2
选修课

10
结构可靠度
50

11
建筑结构设计和概念设计
40
2
12
高层建筑结构分析
50

13
智能化施工
40
2
14
现代桥梁结构理论
50

15
深基础设计与施工
40
2
16
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
30

17
钢结构稳定
40
2
18
房地产投资与估价
40
2
19
地震工程
40
2
20
计算机应用
50

2
2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50

2
22
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
40
2
3
23
土木工程新技术概论
40
2
3
限选课
24
文献阅读

2
3
3、必修环节
①开题报告(第3学期开始)
②论文工作中期报告。
五、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策划、工程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论文形式:
(1)工程设计:
(2)研究论文。
3、评审-与答辩
(1)学位论文的评审着重审核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核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审核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审核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审核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3)学位论文由2位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由3—5位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2位专家不是学位论文作者的导师):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均有来自工矿或工程部门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六、学位授予
通过课程考试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由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