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太乙金华宗旨 ( 附:金华宗旨白话文、金华宗旨阐幽问答 ).doc

格式:doc   大小:91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太乙金华宗旨 ( 附:金华宗旨白话文、金华宗旨阐幽问答 ).doc

上传人:buhouhui915 2018/2/22 文件大小:9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太乙金华宗旨 ( 附:金华宗旨白话文、金华宗旨阐幽问答 ).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太乙金华宗旨
附:金华宗旨白话文、金华宗旨阐幽问答
第-章天心
自然曰道,道无名相,-性而已,-元神而已。性命不可见,寄之天光,天光不可见,寄之两目。
古来仙真,口口相传,传-得-。自太上见化,东华递传某,以及南北两宗,全真可为极盛,盛者盛其徒众,
衰者衰于心传,以至今曰,滥泛极矣!凌替极矣!极则返,故蒙净明许祖,垂慈普度,特立教外别传之旨,接引
上根。闻者干劫难逢,受者-时法会,皆当仰体许租苦心,必于人伦曰用间,立定脚跟,方可修真悟性。我今
叨为度师,先以太乙金华宗旨发明,然后细为开说,太乙者,无上之谓。丹诀总假有为而臻无为,非-超直入
之旨。所传宗旨,直提性功,不落第二法门,所以为妙。金华即光也,光是何色?取象于金华,亦秘-光字在
内,是先天太乙之真气,水乡铅只-位者此也。回光之功,全用逆法,注想天心,天心居曰月中。《黄庭经》
云:"寸田尺宅可治生,尺宅面也,面上寸田,非天心而何?方寸中具有郁罗肖台之胜,玉京丹阙之奇,乃至
虚至灵之神所住。"儒曰:"虚中";释曰:"灵台";道曰:"祖土";曰"黄庭"、曰"玄关"、曰"先
天窍"。盖天心犹宅舍-般,光乃主人翁也。故-回光,周身之气皆上朝,如圣王定都立极,执玉帛者万国;
又如主人精明,奴婢自然奉命,各司其事。诸子只去回光,便是无上妙诵。光易动而难定,回之既久,此光凝
结,即是自然法身,而凝神于九霄之上矣。《心印经》所谓"默朝飞升"者,此也。
宗旨行去,别无求进之法,在纯想于此。《楞严经》云:"纯想即飞,必生天上,天非苍苍之天,
即生身于干宫是也。久之,自然身外有身。"
金华即金丹,神明变化,各师于心,此种妙诀,虽不差毫末,然而甚活,全要聪明,又须沉静,
非极聪明人行不得,非极沉静人守不得。
第二章元神、识神
天地视人如蜉蝣,大道视天地亦泡影。惟元神真性,则超元全而上之。其精气则随天地而败坏矣。然
有元神在,即无极也。生天生地皆由此矣。学人但能守护元神,则超生在阴阳之外,不在三界之中,此惟见性
方可,所谓本来面目也。凡人投胎时,元神居方寸,而识神则居下心。下面血肉心,形如大桃,有肺以覆翼之
,肝佐之,大小肠承之,假如-曰不食,心上便大不自在,至闻惊而跳,闻怒而闷,见死亡则悲,见美色则眩
,头上天心何尝微微些动也。间天心不能动乎?方寸中之真意,如何能动。到动时便不妙,然亦最妙,凡人死时
方动,此为不妙;最妙者,光已凝结为法身,渐渐灵通欲动矣,此千古不传之秘也。
下识心,如强藩悍将,欺天君暗弱,便遥执纪纲,久之太阿倒置矣。今凝守元宫,如英明之主在上,
二目回光,如左有大臣尽心辅弼,内政既肃,自然-切奸雄,无不倒戈乞命矣。
丹道,以精水、神火、意土三者,为无上之诀。精水云何?乃先天真-之气,神火即光也,意土即中宫
天心也。以神火为用,意土为体,精水为基。凡人以意生身,身不止七尺者为身也。盖身中有魄焉,魄附识而
用,识依魄而生。魄阴也,识之体也,识不断,则生生世世,魄之变形易质无已也。惟有魂,神之所藏也。魂
昼寓于目,夜舍于肝,寓目而视,舍肝而梦,梦者神游也,九天九地,刹那历遍。觉则冥冥焉,渊渊焉,拘于
形也,即拘于魄也。故回光所以炼魂,即所以保神,即所以制魄,即所以断识。古人出世法,炼尽阴滓,以返
纯干,不过消魄全魂耳。回光者,消阴制魄之诀也,虽无返干之功,止有回光之诀,光即干也,回之即返之也
。只守此法,自然精水充足,神火发生,意土凝定,而圣胎可结矣。蜣螂转丸,而丸中生白,神注之纯功也。
粪丸中尚可生胎离壳,而吾天心休息处,注神于此,安得不生身乎。
-灵真性,既落干宫,便分魂魄。魂在天心,阳也,轻清之照也,此自太虚得来,与元始同形。魄阴
也,沉浊之气也,附于有形之凡心。魂好生,魄望死。-切好色动气皆魄之所为,即识神也。死后享血食,活
则大苦,阴返阴也。物以类聚也,学人炼尽阴魄,即为纯阳也。
第三章回光守中
回光之名何昉乎?昉之自文始真人也。回光则天地阴阳之气无不凝,所谓精思者此也,纯气者此也,
纯想者此也。初行此诀,乃有中似无,久之功成,身外有身,乃无中似有。百日专功,光才真,方为神火。
百日后,光中自然-点真阳,忽生黍珠,如夫妇交合有胎,便当静以待之,光之回,即火候也。
夫元化之中,有阳光为主宰,有形者为日,在人为目,走漏神识,莫此甚顺也。故金华之道,全用逆
法。回光者,非回-身之精华,直回造化之真气,非止-时之妄念,直空干劫之轮回。故-息当-年,人间时
刻也,-息当百年,九途长夜也。凡人自地-声之后,逐境顺生,至老未尝逆视,阳气衰灭,便是九幽之界
。故《楞严经》云:"纯想即飞,纯情即堕"。学人想少情多,沉沦下道。惟诵观息静便成正觉,用逆法也。
《阴符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