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新加坡留学指南.docx

格式:docx   大小:36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加坡留学指南.docx

上传人:aibuaiwo1318 2018/2/22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加坡留学指南.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加坡留学指南
一、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简称NUS,或“国大”),是新加坡共和国的第一所大专学府。新加坡国立大学始创于1905年。是历史悠久的世界级名牌大学。目前拥有9所专业学院,7个研究生院,多个研究所和科研中心。共设学系50个,在校本科学生约19000人,研究生7000多人,教研人员3000人。新加坡国立大学目前拥有13个学科,可供至少22000名本科和8000名研究生学****新国大目前有13家国家级别、12家大学级别和超过60家院系级别的研究学院和研发中心。
学制学费
不同专业所采用的学制也不尽相同,其中文学与社会科学专业的普通学位只需2到3年,而医学专业则需5年。文学与社会科学、理科(普通学位) 2到3年, 文学与社会科学、理科(荣誉学位) 3到4年, 建筑与地产(荣誉学位) 3年半到4年, 电脑 3到4年, 牙医 4年, 工程 4年, 法律 4年,医学 5年,  国大的学费,将从今年7月新学年开始分三年全面调升。本科生的学费从每年5500新元到15450新元不等,每年调升150元,依所选的课程而定。学生可申请高达学费80%和偿还期20年的学费贷款,就读期间贷款不计利息。
学期设置
每个新学年开始于每年七月的第二个星期一,到下一年的四月结束。每个学年分为两个学期,第一学期从七月到十一月,为期18周,在9月时放假1周。第二学期从元月到四月,为期17周,在2月时放假1周。另外在年底的学校假期中,有一个为期6到8周的特别学期,方便学生选修附加课程。
录取标准
国立大学本科一般招收本国学生,国大的本科生录取标准是依据申请者的剑桥'A'水准考试成绩以及性向测试和面试情况。但对于确有才能又品学兼优的外国学生,各个大学都会敞开大门欢迎的。外国申请者则需提供与'A'水准考试相当的其所在国考试的成绩。目前受认可的考试成绩包括国际中学毕业考试和英国、香港、马来西亚、及毛里求斯的'A'水准考试成绩。这些政府学院都有相当多的外国学生,也包括中国学生就读。学生毕业后,政府都欢迎他们留在新加坡工作。为了鼓励有才华的外国学生来新加坡求学和工作,政府在南洋理工学院等实行学费补贴计划,凡是和政府签订协议毕业后留在新加坡工作三年的外国学生,政府给予的学费补贴都将超过百分之八十。国大研究生的申请资格则要求申请者已修得相关专业的至少二级荣誉学士学位。
学费标准
具体学费本科:新币15600-20000元/年,可参与政府计划,政府补助学费,毕业后留新工作3年
 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南洋理工大学,英文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缩写为NTU,简称“南大”,是一所享誉国际的高等教育学府,是国际商学院联合会AACSB International认证的大学。1991年,南洋理工学院进行重组,正式将国立教育学院纳入旗下,更名为南洋理工大学。
南大的建校起缘及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55年,由新加坡和本区域各阶层民众捐资建立的南洋大学。大学的校址“'云南园”由新加坡福建会馆捐赠。1981年,南洋理工学院在“云南园”诞生,为急速腾飞的新加坡经济培养工程专才。
随着南大三所新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和理学院的陆续成立,南大所招收的本科生数量将扶摇直上,从1万7500人增至2万2300人
院系设置
商学院/工学院/化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电机与电子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与宇航工程学院/文学院/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理学院/生物科学学院/数理科学学院/自主学院/国立教育学院/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主要机构与中心/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康奈尔-南洋款待管理学院/高等研究所/连氏中国企业研究中心/南洋科技创业中心
专业设置
南大的工程学院提供多学科交叉综合的专业课程,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学****兴趣及职业目标。
1. 宇航工程
飞机设计与制造、空气动力学与飞机性能、飞机维修与持性、飞机材料与结构、航空电子学工程。
2. 生物工程
把工程与生物医学领域的各个学科冶于一炉。
电子生物医学、生物机械、生物计算、生物材料。
3. 化学与分子生物工程
着重于理解和控制化学及生物化学的反应,以及了解流体、固体的物理、化学行为。
精细化学与医药工程、遗传与治疗工程、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表面科学与纳米技术。
4. 土木工程
建筑技术与管理、地质工程、创新结构技术、交通规划、水资源工程、环境工程。
5. 环境工程
水供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固体与危险废料管理、空气污染控制工程、污染物质运输、环境水力学、泥沙运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