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课程设计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
2010级土木工程系
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学号
学生姓名刘欢
指导教师张英
完成日期 2013年06月10日
目录
第1章工程概况及设计要求 1
原始设计资料 1
气象参数 1
气象参数 1
第2章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 2
围护结构的耗热量 2
冷风渗透耗热量 4
户间传热量的计算 4
第3章散热器的计算 6
散热器的类型及要求 6
散热器的选用原则 6
散热器布置与安装 6
散热器的计算 7
第4章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 8
水力计算的目的 8
水力计算的概况 8
水力计算的步骤 8
第5章总结 9
参考文献 10
附录 11
附录A 热负荷 11
附录B 冷风渗透耗热量 45
附录C 水力计算 52
第1章工程概况及设计要求
原始设计资料
本设计为徐州市九层民用住宅楼,,,建筑总面积为4981 ,朝向南。本工程利用接外网机械热循环下供下回双管供暖系统,建筑物维护结构热工性能资料如下:
主体墙:K=/(m2﹒℃)
北外窗:K=/(m2﹒℃)
其他外窗:K=3 W/(m2﹒℃)
户门:K=/(m2. ℃)
隔墙、楼梯间隔墙:K=/(m2﹒℃)
分户墙:K= W/(m2﹒℃)
分户楼板:K= W/(m2﹒℃)
分隔采暖空间与封闭式非采暖空间的楼板:K=/(m2﹒℃)
气象资料
徐州市供暖室外计算温度为-;
冬季室外最多风向平均风速为3;
。
室内温度
供暖室内设计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1)严寒和寒冷地区主要房间应采用18~24;
(2)夏热冬冷地区主要房间宜采用16~22;
本设计中各房间选取的温度列于表1-1中。
表1-1 房间室内温度
房间名称
室内温度()
卧室
18
卫生间
25
客厅
18
厨房
15
第2章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是供暖系统及供热系统设计的重要内容,本住宅楼只考虑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和冷风渗透耗热量。
对于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主要考虑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冷风渗透耗热量,冷风侵入耗热量与户间传热负荷。
二层平面图
围护结构的耗热量
在工程设计中,将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分为基本耗热量和附加(修正)耗热量两部分进行计算。基本耗热量是指在设计条件下(某一稳定传热状况下),通过房间各部分围护结构(门、窗、墙、屋顶、地板等)从室内到室外的稳定传热量总和。附加(修正)耗热量是指考虑围护结构的传热状况发生变化,对基本耗热量进行修正的耗热量。
1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建筑物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按一维稳态传热过程计算,即假定室内、外空
气温度和其它影响传热过程的因素都不随时间变化,可按下式计算:
(2-1)
式中——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W);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K)];
——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m2);
——供暖室内计算温度,(℃);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见表2-1。
表2-1 温差修正系数
序号
围护结构特征
1
外墙、屋顶地面及与室外空气相同的楼板
2
闷顶的地板、与室外空气相通的地下室上面的楼板
3
非供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
地下室外墙上有窗
地下室外墙上无窗且为与室外地面以上
地下室外墙上无窗且为与室外地面以下
4
与有外门窗的非供暖楼梯间之间的隔墙
首层
2层~6层
7层~30层
5
与有外门窗的非供暖房间之间的隔墙或楼板
6
与无外门窗的非供暖房间之间的隔墙或楼板
7
与有供暖管道的屋顶设备层相邻的顶板
8
与有供暖管道的高层建筑中间设备层相邻的顶板和地面
9
伸缩缝、沉降缝墙
10
抗震缝墙
2 围护结构附加(修正)耗热量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是在理想条件下计算得出的,而实际耗热量会受到建筑高度以及气候等其他各种因素而有所增减。所以需要对它进行修正。这些修正耗热量总称为围护结构附加(修正)耗热量。
附加耗热量主要由朝向修正、风力附加、外门附加、高度附加耗热量等组成,但该设计只需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