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5年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韩非子》
:
要有事实根据;避免个人发泄;避免无情攻击;以良好咨询关系为基础;可用尝
:
(1)避免“为什么……”的问题。这类问题的含义对求助者有强烈暗示性。
(2)避免多重选择性问题。因这类问题具有封闭性,咨询师获取信息受限制。
(3)避免多重问题。这类问题表现出咨询师缺乏训练,是求助者不知所措。
(4)避免修饰性反问。这种反问后果对求助者毫无好处,使会谈陷入僵局。
(5)避免责备性问题。此类问题对求助者产生很大威胁感,立即引起防卫。
(6)避免解释性问题。咨询师表达自己看法 ,不利于推动求助者自我探索。
:
(1)态度保持中性:不可暗示诱导以免丢失客观信息。
(2)提问避免失误:不能随便提问以转移求助者谈话。
(3)绝不讲题外话 :除提问和引导语外 ,不讲题外话。
(4)扭转会谈内容 :不以指责性语言阻止求助者谈话。
(5)不给绝对结论 :摄入性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结论。
(6)诚恳结束会谈 :不用生硬话语结束以免引起误解。
:
: .
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1)咨询师应从求助者而不是自己的角度来看待求助者及其存在问题。
(2)咨询师的共情不是要求必须有与求助者相似的经历感受,而是能设身处地
的理解。
(3)表达共情应因人而异。
(4)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共情应适度。
(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
(6)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
(7)表达共情要考虑求助者的特点与文化特征。
(8)咨询师应验证自己是否与求助者产生共情。
?
(1)咨询目标由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共同商定。
(2)具体。
(3)可行。
(4)积极。
(5)上方可以接受。
(6)属于心理学性质。
(7)可以评估。
: .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8)多层统一性。
(9)咨询目标可以进行修改,但需双方重新商定。
:
基本原理:
(1)阳性强化法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及动物的行
为是后天习得的,是行为结果被强化的结果。
(2)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可以对其进行阳性刺激,即奖励,通过奖励强
化该行为,从而促进该行为的产生和出现频率,行为得以产生或改变。
(3)阳关强化法是建立、训练某种良好行为的治疗技术或矫正方法,也称为
“正强化法”或“积极强化法”。通过及时奖励目标行为,忽视或淡化异常行为,促
进目标行为的产生。
工作程序(阳性强化法):
(1)明确目标行为。
(2)监控目标行为。
(3)设计干预方案,明确阳性强化物。
(4)实施强化。
(5)追踪评估。
,心理咨询师应选择哪些维度或指标?
(1)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价。 : .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2)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改变的客观现实。
(3)求助者周围人士的评估。
(4)求助者咨询前后的心理测量结果的比较。
(5)咨询师的评定。
:
表现形式:不易察觉的形式;阻抗的形式;间接的形式;直接的形式。
处理原则:
(1)咨询师务必向求助者讲清心理咨询的性质、发生效果的机制,使求助者对
心理咨询有正确的认识,对咨询效果有理性的期待。
(2)咨询师对求助者的依赖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应鼓励求助者自己进行探
索,自己努力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3)咨询师必须坚持正确的咨询理念,以促进求助者的心理成长为咨询的总目
标,以促进求助者心理能力提高,视自己探索、解决问题为己任。
:
基本原理:
(1)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 ,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
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 ,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 ,而是应
该改变认知 ,通过改变认知 ,进而改变情绪。
: .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2)其核心理论称为 ABC 理论,A 代表诱发事件,B 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
法、解释及评价,C 代表继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操作步骤:
(1)心理诊断阶段:咨询师根据 ABC 理论对求助者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找
出 ABC 之间关系。(2)领悟阶段:咨询师需要帮助求助者达到三种领悟:①使求助者
认识到信念引起了情绪和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②引发心理问题是自己
认知评价,求助者应对自己情绪行为反应负责。③只有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才能减轻
或消除求助者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3)修通阶段: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
放弃原有非理性观念,代之以合理信念,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①与不合理信念辩
论:咨询师可用黄金规则反驳求助者对别人和周围环境绝对化要求。(最具特色最常
用)②合理情绪想象技术三步骤:a 使求助者在想象中进入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应
情境之中。b 帮助求助者改变不适当情绪体验 ,并体验到适度情绪反应。c 停止想象,
求助者情绪和观念积极转变 ,应及时给予强化。③家庭作业包括 : RET 自助表
(Self-Help Form)和合理自我分析报告 RS(Rational Self-Analysis)。(4)再教育
阶段:巩固前几个阶段治疗所取得的效果。①帮助求助者进一步摆脱原有不合理信
念及思维方式 ,使新观念得以强化;②使求助者在咨询结束后仍能应付生活中遇到问
题,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
:
(1)排除器质性病变基础 :虽然有生理症状,但是体检中未发现器质性病变。
(2)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按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心理学原则 ,该求助者主
客观世界统一 ,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 ,人格相对稳定 ,自知力完整 ,无精神病性症
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3)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求助者心理冲突与现实处境相符属于常形冲突 ,因此可
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 .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4)符合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属于较强的现实刺激,病程……,……
出现泛化,出现回避不必要社交的行为,社会功能受损。
:
(1)排除器质性病变基础:虽然有生理症状,但是体检中未发现器质性病变。
(2)排除精神病性问题:按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心理学原则,该求助者主
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完整,无精神病性症
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3)排除神经症性问题:求助者心理冲突与现实处境相符属于常形冲突,因此可
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4)排除严重心理问题:该求助者的……情绪仅局限于……,没有泛化,因此可
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5)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该求助者的主导症状是……情绪,情绪反应
在正常范围内,持续时间为一个月 ,没有严重影响社会功能。
:
表现形式 :讲话程度上的阻抗 ;讲话内容上的阻抗 ;讲话方式上的阻抗 ;咨询关
系上的阻抗。原因:①阻力来自成长中的痛苦;②阻力来自功能性的行为失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