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从苹果IPOD和索尼MP3的成败,看撇脂定价法的使用艺术.doc

格式:doc   大小:142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从苹果IPOD和索尼MP3的成败,看撇脂定价法的使用艺术.doc

上传人:yzhlya 2018/2/24 文件大小:1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从苹果IPOD和索尼MP3的成败,看撇脂定价法的使用艺术.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从苹果iPod和索尼MP3的成败,看撇脂定价法的使用艺术
所谓"撇脂定价法",就是为产品定一个高价,以在短期内攫取最大利润为目标,而不是以实现最大的销量为目标。与撇脂定价法相对应的是渗透定价法,即为产品定一个低价。下面以苹果公司和索尼公司的MP3定价的成败来看看如何用好撇脂定价法。 
 
先举一个撇脂定价的例子。苹果公司的iPod产品是最近4年来最成功的消费类数码产品,一推出就获得成功,第一款iPod零售价高达399元美元,即使对于美国人来说,也是属于高价位产品,但是有很多"苹果迷"既有钱又愿意花钱,所以还是纷纷购买。苹果的撇脂定价取得乐成功。但是苹果认为还可以"撇到更多的脂",于是不到半年又推出了一款容量更大的iPod,当然价格也更高,定价499元美元,仍然卖得很好。苹果的撇脂定价大获成功。 
作为对比,索尼公司的MP3也采用撇脂定价法,但是却没有获得成功。索尼失败的第一个原因是产品的品质和上市速度。索尼最近几年在推出新产品时步履蹒跚,当iPodmini在市场上热卖两年之后,索尼才推出了针对这款产品的A1000,可是此时苹果公司却已经停止生产iPodmini,推出了一款新产品iPodnano,苹果保持了产品的差别化优势,而索尼则总是在产品上落后一大步。此外,苹果推出的产品马上就可以在市场上买到,而索尼还只是预告,新产品正式上市还要再等两个月。速度的差距,使苹果在长时间内享受到了撇脂定价的厚利,而索尼的产品虽然定价同样高,但是由于销量太小而只"撇"到了非常少的"脂"。 
索尼失败的第二个原因是外形,苹果iPod的外形已经成为工业设计的经典之作,而一向以"微型化"著称的索尼公司的MP3,这次明显落于下风,单纯从产品的尺寸看,索尼的产品比苹果nano足足厚了两倍,如下表所示。外形的差距与产品的市场份额的差距同样大。 
产品高(mm) 宽(mm) 厚(mm) 
苹果IPodnano 90  
索尼A1000    
索尼失败的第三个原因是产品数量。苹果公司每次只推出一款产品、几种规格,但每次都是精品,都非常畅销;而索尼每次都推出3款以上产品,给人的感觉好像是自认质量稍逊、要靠数量制胜。但是过多的新产品不仅增加了采购、生产、渠道的成本,而且也使消费者困惑。 
索尼失败的第四个原因是索尼公司整体产品表现不佳,索尼的品牌价值已经严重贬值,在这种时候再使用撇脂定价,效果自然会打折扣。 
 
从苹果和索尼的案例中,我们能学到什么呢?在什么情况下,企业可以采取撇脂定价法呢,并且取得好的效果呢?
第一,市场上存在一批购买力很强、并且对价格不敏感的消费者; 
第二,这样的一批消费者的数量足够多,也就是上图中A区间的消费者足够多,企业有厚利可图; 
第三,暂时没有竞争对手推出同样的产品,本企业的产品具有明显的差别化优势; 
第四,当有竞争对手加入时,本企业有能力转换定价方法,通过提高性价比来提高竞争力; 
第五,本企业的品牌在市场上有传统的影响力。 
在上述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企业就应该采取撇脂定价的方法。 
使用撇脂定价法不是偶然的,某些企业和某些行业普遍、长期使用撇脂定价法。 
以行业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