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语文复习提纲.pptx

格式:pptx   大小:119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语文复习提纲.pptx

上传人:用户头像没有 2018/2/24 文件大小:1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语文复习提纲.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散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体裁),:第2段
(1)空间描写顺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
(2)三种角度:视觉、听觉、味觉;
(3)先静物到动物,再由动物到静物
:P5 第7段雪地捕鸟(9个动词)
 第9段过渡段(作用:承上启下)
文选自《朝花夕拾》
第5课伤仲永  文言文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世隶耕          隶:属于。          (2)未尝识书具      尝:曾经。
(3)父异焉          异:感到诧异。       (4)邑人奇之       奇:认为……是奇才。
(5)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6)或以钱币乞之    乞:求取。
(7)环谒于邑人      谒:拜访。           (8)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相当。
(9)贤于材人远矣    贤:胜过、超过。      (10)父利其然也     利:认为……有利。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  解释为:牵,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并自为其名。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写了名字。
点拨:重点理解“书”“为”等词。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其中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点拨:重点理解“自是”“就”“之”“理”等词。
。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点拨:重点理解“泯然”的意思,“泯”,消失。然,……的样子。
、收族为意。他的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立意。
点拨:重点理解“收族”的意思。
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北宋(朝代名) 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根本原因:不使学)
(1)五岁: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者(2)十二三岁:不能称前时之闻(3)又七年:泯然众人矣
:通过说明“受之人”与“受之天”的关系,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第7课最后一课  小说
《最后一课分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一篇表现法国人民爱国思想的小说,故事的背景是普法战争。
P47 注释①都德,法国作家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感
:自然环境(第2-3段)、社会环境(普法战争)
:比喻把法语比作钥匙,普鲁士侵略比作监狱(P52)
:讽刺手法(鸽子唱歌)、表达反感、留念之情(P53)
:动作(P54 第26-27段)、外貌、神态、心理
:爱国主义
第10课木兰诗  乐府民歌
一、重点字词
:
  机杼zhù    可kè汗hán   鞍鞯jiān   辔pèi头   溅jiān溅   啾jiū啾  柝tuò

  (1)木兰当户织    当:对着。(2)惟闻女叹息    惟:只。
  (3)愿为市鞍马    市:买。  (4)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5)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6)著我旧时裳    著:穿。
  (7)双兔傍地走    傍:靠近,贴近。(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只。
  (9)万里赴戎机    戎机:战争。    (10)旦辞爷娘去   旦:早晨。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听不见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胡人战马的嘶鸣声。
    点拨:重点理解“但”“闻”“溅溅”等词语。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点拨:重点理解“戎机”“度”等词语。
(3)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雌雄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点拨:重点理解“傍地走”“安”等词语。
(4)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可汗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回答不想做官。  点拨:重点理解“问所欲”“不用”等词语。
第11课《邓稼先》人物传记
邓稼先“两弹一星”;杨振宁,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答: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转变作出巨大贡献得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突出邓稼先的品质和献身精神)
:选取平凡小事表现人物
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P89 注释①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   词语积累:P90 注释1-7;P91 注释4;P92 注释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