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鲁教小学四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pptx

格式:pptx   大小:4,479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鲁教小学四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pptx

上传人:mxh2875 2025/2/6 文件大小:4.3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鲁教小学四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鲁教小学四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 】是由【mxh2875】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鲁教小学四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复习第一单元
心得体会
学习了第1单元,我感受到了祖国的风景是那么的奇妙无比,引人入胜。
学习了《桂林山水》,我感受到了桂林的山是多么的奇秀险,桂林的水是多么的( )、( )、 ( )啊!
学金华的双龙洞》,我感受到了双龙洞是多么( )、( )、( )啊!
学习了《七月的天山》,我感受到了七月的天山是多么的奇妙无比,引人入胜啊!
词语盘点
1
洞庭 江南  玩赏 无暇  扩散    攀登  泰山
2
驼  屏障   浙江   油桐  拥挤  孔隙 仰卧
3
臀部  稍微  额角   擦伤   蜿蜒   依据  翡翠
4
凉爽   高耸   山涧   投射  寂静  增添  细碎
5
马蹄  柔嫩   锦缎  绵延   灿烂  白皑皑
6
波澜壮阔 水平如镜 峰峦雄伟 红叶似火
7
拔地而起 奇峰罗列 形态万千 色彩明丽
8
危峰兀立 连绵不断 突兀森郁 重重叠叠
9
斑斑点点
10
朝代( ),诗人( ),
唐 刘禹锡
静、清、绿
奇、秀、险
途中—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水 树 花
诗仙
作者及要点:
1、独坐敬亭山 后人称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2、望洞庭──  ,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3、桂林山水——陈淼               
桂林水:
桂林山:
5、记金华的双龙洞──叶圣陶        
游览顺序:
6、七月的天山——碧野             
(壮观)、 (幽静)、 (绵延)
————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表达了诗人热爱和赞美洞庭美景之情。
第1课的古诗分析
1、《独坐敬亭山》(唐  李白)
①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诗意:许多鸟都高飞远去,看不见了,一片白云悠闲的独自飘远。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凝望,彼此都看不够。
2、《望洞庭》(唐  刘禹锡)
①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②诗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①拟人:可以让句子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②对比:可以突出所描绘的事物的特点!
③比喻:能让句子变得生动、形象!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把(洞庭湖)比作( );  
把( )比作(青螺)
潭面无风镜未磨
——把( )比作( )
修辞手法
古诗名句总汇
(2)《望洞庭》
1、洞庭——
2、和——
3、青螺——
4、相—— 5、未—— 6、磨—— 7、两相和——
8、山——
1、 敬亭山——
2、 闲——
3、 厌—— 4、 独坐—— 5、 尽——
6、 相看——
表示诗人独坐时孤寂之情
互相看

满足
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
和谐,这里指水色月色融为一体
磨拭、打磨
相互
没有
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君山的颜色像青色的螺
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湖名,在湖南省北部
这里指君山
古诗词语解释
(1)《独坐敬亭山》
精读课文重点
开头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一个“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景堪称天下第一,总领全文。
01
第二、三自然段围绕这一名句,以相似的结构、手法分别从山和水两个方面具体描绘,运用排比、比喻、对比修辞方法和恰当的形容,准确而鲜明地渲染了漓江水的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给人以亲临其境的感觉。
02
末段描绘了山和水交相辉映,交织成一幅绝妙的山水画。最后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收尾,既画龙点睛的概括全文,又与首句“甲天下”遥相呼应。
03
2、桂林山水
精读课文重点
02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第二、三自然段围绕这一名句,以相似的结构、手法分别从( )和( )两个方面具体描绘,运用( ) 、 ( ) 、 ( )修辞方法和恰当的形容,准确而鲜明地渲染了漓江水的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给人以亲临其境的感觉。
03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末段描绘了山和水交相辉映,交织成一幅绝妙的山水画。最后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收尾,既画龙点睛的概括全文,又与首句“甲天下” ( ) 。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开头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一个“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景堪称天下第一,( )。
01
2、桂林山水
因为它是比喻句,比喻能让句子变得( ) !
你喜欢这些句子吗?为什么?
因为它是拟人句,拟人可以让句子变得( ) 。
因为它是排比句,可以增强句子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因为它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可以突出所描绘的事物的特点!
1
本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游记。
作者按( ) ,先写了去双龙洞( )的风光,接着写双龙洞( )和来到( ) ;再写怎样通过( )来到( ) ;最后写( ) 。
文中另一条线索,即作者多次写到的( ) 。
2
记金华的双龙洞
3
作者语言朴实,真实可感。如写外洞的宽敞,用“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来说明,写内洞的大,用“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来比拟。写孔隙则以自己的好奇和“挤压”的感觉,真实写出窄小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