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医学论文-男性不育研究进展
【关键词】  不育,男性;泌尿生殖系统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夫妇婚后同居1年以上,未采用任何避孕措施,由于男方的原因造成女方不孕者,称为男性不育[1]。全世界约15%夫妇被不育所困扰,其中约50%为男性不育[2]。不育症的治疗关键在于明确其病因及机理,明确病因有利于疾病的治疗。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男性不育的病因及治疗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1  病因
   
WHO提出了以病因诊断为依据的分类方法,这一分类法将男性不育症分为11类:
  性交和射精功能障碍  因性问题引起的不育有两类情况:一类是性功能正常而性交方法和时间掌握不当,如性交体位、性交时机和性交频率不当等;另一类是性功能障碍,使性交不能正常进行。性功能障碍主要有早泄、阳萎、不射精和逆行射精。糖尿病、膀胱尿道炎症、膀胱颈部肌肉异常、尿道下裂、手术或外伤损伤神经等疾病可导致不射精或逆行射精,从而引起男性不育。
  免疫学病因  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是常见的病因,其临床发生机理可能为:精子漏出或巨噬细胞进入生殖道吞噬消化精子,精子抗原激活免疫系统产生AsAb[3];当生殖道感染时,可能由于抗微生物抗体与精子膜抗原有交叉反应,造成AsAb的产生[4]。由AsAb导致的免疫性不育已得到充分的研究,但其作用机理未明确。有的研究认为AsAb只影响到精子的动力和精子的活动率[5],有的认为AsAb影响患者精子的密度、pH值、活力、活率等参数[6],AsAb还可以引起流产[7]。高正洪[8]研究结果表明AsAb与精子膜抗原结合物可导致补体系统的活化,补体活化后可能对精子的成熟和获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会导致精子膜的破坏,使精子的运动能力和授精能力下降。向桂桥等[9]对6498例男性不育症作病因分析,%。
  原因不明(特发性不育)  指应用现有的诊断手段不能找出不育病因的一种类型。国外报道[10]在男性不育中,%,王益鑫[11]则认为高达60%~75%的患者找不到原因。高晓勤[12]认为原因不明的男性不育与其顶体酶活性阳性反应率低下及顶体膜结构受损等相关。霍涌玮[13]认为精子膜非基因型孕酮受体表达降低是不明原因男性不育症的病因之一。
  单纯性精浆异常  该类型患者精子正常,但男性精浆中含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各种离子、有机酸及它们的代谢产物等。如果精浆中的物理、生化或细菌学的成分异常,或白细胞数量增多,或精液液化时间过长,均有可能引起男性不育。目前认为[14],锌参与精子生成、成熟、激活、获能和凋亡过程,适量的锌可延缓细胞膜脂质氧化,以维持细胞结构稳定性和生理通透性,从而使精子有良好活力。王雪楠等[15]认为锌和酸性磷酸酶水平降低是导致男性少精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而Fuse等[16]研究报道男性不育患者精浆中锌水平高于生育史组。L-肉毒碱是一种人体必需营养素,为体内各种代谢过程,包括精子的成熟和代谢过程提供能量[17]。肉碱在男性生殖中具有重要启动精子运动、促进精子成熟和提高精子受精能力,调节Sertoli细胞功能,保护精子对抗活性氧(ROS)诱导的氧化损伤,减少生精细胞凋亡,抑制精子聚集等作用[18],精浆游离L-肉毒碱水平与精子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