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柑橘幼树栽培技术 】是由【夜紫儿】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柑橘幼树栽培技术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柑橘幼树栽培技术
从柑橘苗定植至投产这段时间为柑橘幼树的生长期。柑橘幼树治理目标是营造树体生长的最正确环境,做好肥水治理,尽可能促进柑橘的根系生长,抽生强健的枝梢;进展病虫害防治,保梢保叶,增加树体的光合面积;进展合理的整形修剪,培育骨架结实、分枝均匀、饱满的树冠,使其形成立体结果的树形。幼树是柑橘生长周期中的关键时期,是以后开花结果的根底。幼树的治理主要包括定植、肥水治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通过“一梢两肥两药,修剪抹芽疏梢”
的方法来进展柑橘幼树治理,促进幼树的养分生长,以快速扩大树冠,
形成早结、丰产树形,为丰产稳产打下良好的根底。现对柑橘幼树栽培治理技术总结如下。
定植
定植时期
柑橘一般在春季或秋季种植。华南地区气候温存,有养分袋的苗, 在不伤根的状况下,春、夏、秋季都可种植。在珠三角地区,春季定植通常在 2 月下旬至 3 月下旬,此时种植简洁成活;秋季定植通常在9 月下旬至 10 月中旬,此时种植还能长 1 次晚秋梢。在梢老熟后至下次发梢前定植根系简洁恢复,苗木成活率高。
苗木选择
选用无病毒容器苗,要求接穗和砧木品种纯粹、亲和性好,接口愈合正常的苗木。苗木生长强健,叶色绿,叶片厚。
定植密度
栽植密度因品种、气候、立地条件而异。一般平地宜稀,山地宜密;树冠高大的柚类种植距离最宽,树型紧凑、矮小的品种宜密。一般柚类的株行距为 5~6 m,柑、橘类 3~4 m,金柑、佛手等 2~3 m。为了便于机械化操作,可实行宽行窄株的种植方式。
定植方法
种植前约 1 个月,挖 60 cm×80 cm 的种植穴,底部施足基肥,
如腐熟的鸡粪 20~30 kg,与土壤混合均匀,然后覆土,种植时避开根系与肥料直接接触。种植时,在覆土的定植穴上,挖坑,放入容器苗,填土踏实,确保嫁接口露出地面。灌足定根水,再进展树盘掩盖,
结合整形修剪,剪除局部叶片。
肥水治理
幼年柑橘树主要以养分生长为主,其肥水治理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幼树的养分生长,以快速扩大树冠,形成早结、丰产树形,应结合幼树屡次抽梢的特点进展屡次施肥。在广东地区,每年培育 3~4 次梢, 需肥量大。由于柑橘幼树根系分布范围小而浅,吸取力弱,又无果实负担,施肥以少量屡次为原则,实行勤施薄施的方法;既能保证根系
免受肥害,又能保证根系足够的养分,有利于根的发生。
施肥原则
做到“一梢两肥”,并结合喷药防治病虫害补充叶面肥。梢萌发前施速效氮肥促进梢萌发,当顶芽自剪后至叶转绿时,补充速效复合肥,促使枝梢充实。春梢是以后各次梢生长的根底,因此春梢萌
发前要施足基肥,促进多发春梢。为使翌年结果树的秋梢多发而且整齐,应增加发梢前氮肥的用量,在秋梢充实期适当增加磷、钾肥的用量。幼树柑橘园株行间空地较多,为了改进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 消退杂草滋生,可以在冬季和夏季种植豆科绿肥,深翻入土,熟化土壤。
施肥方法
施基肥时,在树冠滴水线外挖沟 2 条,长、宽、深分别为 40、20、20 cm,将肥料放入后,与土壤搅拌均匀,然后回填土壤。
施速效化肥时,在树冠滴水线外,挖2 条浅沟施下,长、宽、深分别为 20、10、10 cm,每次施肥的方位不同,将肥料撒入后,回填土壤。
施肥时间和次数
沟施。第1 年种植前施足基肥,种植后20 d 左右,苗木成
活后,淋 1%尿素水。春梢老熟后,施尿素 30 g/株,叶转绿时,施复合肥 50 g/株。第 1 次夏梢老熟后,施尿素 50 g/株,叶转绿时, 施复合肥 100 g/株。第 2 次夏梢老熟后,施尿素 75 g/株,叶转绿时,施复合肥 150 g/株。第 2 年立春前施基肥,施腐熟的鸡粪肥 5 kg/ 株;春梢萌发前,施尿素 100 g/株,叶转绿时,施复合肥 200 g/株。春梢老熟后,施尿素150 g/株,叶转绿时,施复合肥250 g/株。夏梢老熟后,施尿素 200 g/株,叶转绿时,施复合肥 300 g/株。
叶面喷施。叶面肥结合病虫害防治施用,叶面施肥的最正确时间在早晨或黄昏,由于此时叶片气孔正好张开,便于充分吸取养分。梢 1~2 cm 时喷施磷酸二氢钾 1 000 倍液;梢长至 8~10 cm 时
喷施硫酸镁 1 000 倍液+硼砂 1 500 倍液。第 3 年预备挂果的树,第
2 年秋梢 1~2 cm 时喷施氨基酸水溶肥料阿迈速 1 500 倍液+磷酸二氢钾 1 000 倍液;梢长至 8~10 cm 时喷施 DA-6+硫酸镁 1 500 倍液+硼砂 1 500 倍液+硫酸锌 1 500 倍液。
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有目的地合理剪枝,即通过剪枝、剪梢、摘心、抹芽放梢、拉、吊等手段来调整柑橘生长,造成合理的外形和树体构造, 使树体能合理利用空間,充分利用光能。整形必需通过修剪和对枝梢的掌握来实现。
幼树生长势强,生长旺盛,一年屡次抽梢,树冠扩大快。幼树的修剪宜轻,要依据树形要求培育骨干枝,蓄留辅养枝,增加梢叶量, 尽快形成树冠,进入投产期。修剪时间以生长期为主,预备第 3 年挂
果的树,可在定植后第1 年放梢 4 次,即春梢、秋梢各放梢1 次、夏
梢放梢 2 次,第2 年放梢 3 次,即春、夏、秋梢各放梢1 次。对下一年预备结果的树,要留意适时放秋梢和掌握夏梢的数量,夏梢的数量适中而且强健,则秋梢数量多。
定干
柑橘的定干高度因品种而异,柚类为 60 cm 左右,柑、橘类为
30~40 cm。矮干是目前柑橘整形修剪的趋向,既能加速侧枝生长,
较快形成树冠,增加绿叶层,提早结果和丰产,又有利于修剪、喷药、采收等工作。
定植后定主干,一般主干高30~50 cm,待发梢后在主干离地面
30 cm 以上选留生长势强、分布均匀不同方向的枝梢3~4 条为主枝, 主枝保存延长至 25~30 cm。
修剪促梢
枝梢老熟后,修剪促进枝梢萌发。剪掉顶部 2~3 个叶芽或剪除顶端 2~3 cm,促进萌发强健梢。对于干扰树形的徒长枝从基部剪除。保存下垂枝、辅养枝,让其结果后再做回缩修剪。剪除枯枝、病
虫枝和砧木上的萌蘖。留意主枝、副主枝、侧枝的附属关系。树冠内各级枝保持肯定附属秩序,养分、水分运行顺当,安排均匀,以提高全树的生长机能。通过修剪,形成“上高低低,内空外密”的树形,使树冠层次清楚,外表凹凸呈波浪形,树冠内部光照充分,叶绿层厚、
有效体积大。
抹芽
假设梢出芽不整齐,前期抹掉零星抽生的芽,直到全园80%的 植株、植株上 80%枝梢的芽萌动时,则停顿抹芽,统一放秋梢。
疏梢
疏梢一般的原则是留强去弱,疏去分枝角度小的直立梢,选留角度开张的梢,这样可使枝梢呈倾斜生长,树冠开张,分布适度,有利于结果和树冠培育。当梢长至 5~6 cm 时进展疏梢,每条基枝上留2~3 条梢为宜,强梢多留,弱梢少留,假设空间较大,可选留4~
5 条。留意疏除直立梢、向心生长的梢,同一芽眼抽生 2 条以上梢,
只选留 1 条生长中等的梢。
病虫害防治
柑橘幼树的主要病虫害有潜叶蛾、红蜘蛛、蚜虫、凤蝶幼虫、炭疽病、溃疡病等。
潜叶蛾
初孵幼虫以咀嚼式口器掀起嫩叶、嫩茎表皮,潜入取食,形成银
白色弯弯曲曲的虫道,使叶片卷曲、脱落,梢生长差,树势衰弱。防治方法:统一放梢,中断其食物链,便于安排喷药时间,可以选用阿维菌素、除虫脲、噻虫嗪、爱本等药剂。
红蜘蛛
红蜘蛛为害幼嫩组织。成螨、假设螨群集在幼嫩叶片、枝梢及果皮上吸取汁液,以为害叶片最为严峻。被害叶片正面呈现很多粉绿色、后变成灰白色的小斑点,失去光泽,终至枯黄脱落。可选药剂有达螨灵、唑螨酯、矿物油等。
蚜虫
假设虫、成虫群集在嫩芽、嫩叶、嫩梢、花蕾和花上吸食汁液,使叶片卷缩、梢枯萎、花和幼果大量脱落,树势衰弱,产量降低。可选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甲维盐、菊酯类等药剂防治。
凤蝶
幼虫取食嫩叶和嫩梢,吃成缺刻甚至吃光。可选用阿维菌素、甲维盐、菊酯类等药剂防治。
炭疽病
多消灭在成长叶片或老叶的叶尖或近叶缘处,圆形或近圆形,稍凹陷,病斑初为黄褐色,后期灰白色,边缘褐色或深褐色。病、健局部界明显。在天气潮湿时,病斑上消灭很多朱红色而带黏性的小液点, 在枯燥条件下,则在病斑上消灭黑色小粒点,散生或呈轮纹状排列。可选用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退菌特等药剂防治。
溃疡病
叶片上先消灭针头大小的黄色或暗黄绿色针头大小的油渍状斑 点,后渐渐扩大成近圆形、灰褐色的病斑。叶片正反两面隆起,病斑边缘木栓化、中心凹陷裂开,呈火山口状。并有细轮纹,四周有一暗褐色油腻状外圈和黄色晕环。果实和枝梢上的病斑与叶片上的相像, 更为显著,四周无黄色晕环。在多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常有菌脓溢出。可选药剂有波尔多液、石硫合剂、农用链霉素等。在每年的 3 月、11 月中下旬全园喷药,可有效预防溃疡病的发生。
其他防治方法
坚持“统一放梢,一梢两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梢生长期,依据田间病虫害发生状况,选用对天敌杀伤力低的杀虫剂、虫螨
兼治剂和可防多种病害的广谱性杀菌剂,组成混合配方。参考配方如下:
第 1 次,在梢长至 1~2 cm 时,选用 20%除虫脲悬浮剂 1 000
倍液+15%哒螨灵乳油 1 000 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第 2 次,在梢长至8~10 cm 时〔第1 次喷药 7~10 d 后〕,选
用 37%爱本悬乳剂 1 500 倍液+5%唑螨酯悬浮剂 3 000 倍液+50%退菌
特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