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EBQ系列共享两轮电动车用线缆组件-标准 】是由【书籍124359561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EBQ系列共享两轮电动车用线缆组件-标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T/CECA-34
1
T/CECA XX—202X
22
CCSL23
团 体 标 准
T/CECA XX—2022
2023-XX-XX发布
EBQ系列共享两轮电动车用线缆组件
Type EBQ cable harness for electric share bike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意见征求稿)
本稿完成日期:2023-07-20
发布
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
2024-XX-XX实施
I
T/CECA XX—202X
1
EBQ系列共享两轮电动车用线缆组件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EBQ系列共享两轮电动车用线缆组件(以下简称线缆组件)的技术要求、试验和交货准备等。
本文件适用于EBQ系列共享两轮电动车用线缆组件的设计、制造和交收。其他具有相似应用场景(三轮车电动车、助力车等)的线缆组件也可以参照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04-2000 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 2408-2008 塑料 燃烧性能的测定 水平法和垂直法
GB/T 2421-2020 环境试验 概述和指南
GB/T -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4210-2001 电工术语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
GB/T -1997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2部分:一般检查、电连续性和接触电阻测试、绝缘试验和电压应力试验
GB/T -1997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3部分:载流容量试验
GB/T -1997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4部分:动态应力试验
GB/T -1997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5部分:撞击试验(自由元件)、静负荷试验(固定元件)、寿命试验和过负荷试验
GB/T -1997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6部分:气候试验和锡焊试验
GB/T -1997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7部分:机械操作试验和密封性试验
GB/T -1997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8部分:连接器、接触件及引出端的机械试验
GB/T -1997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9部分:杂项试验
GB/T 6461-2002 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
GB/T 34989-2017 电连接器 安全要求和试验
术语和定义
GB/T 4210-200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技术要求
材料
通则
材料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当未指明确定的材料时,应使用能使线缆组件满足本文件规定的性能要求的材料。
T/CECA XX—202X
22
I
T/CECA XX—202X
3
接触件
接触件应为铜、铜合金材料或其他满足使用要求的材料。
接触件镀层
功率接触件应选用镀银,银镀层的厚度应不少于3 μm,银镀层应进行抗硫处理。信号接触件应选用镀金, μm。
非金属材料
采用的非金属材料除具有符合预定用途的电性能和机械性能外,还应具有温度适应性。 除另有规定外,连接器绝缘体原材料应使用热塑性材料,线缆组件塑封体材料应使用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按GB/T 2408-2008 中试验方法B要求,绝缘材料的阻燃等级应达到或优于V-0等级。
线缆材料
线缆材料应选用:
选用的线缆导体应为铜导体,符合GB/T 3956-2008中第5种软铜导体的要求;
导体的绝缘层应选用铁氟龙、聚氯乙烯或其他满足使用要求的材料;
线缆的外护套材料应选用聚氯乙烯或或其他满足使用要求的材料;
线缆具有符合预定用途的电性能和机械性能外,还应具有温度适应性,阻燃等级应达到或优于VW-1。
塑封材料
采用的塑封材料除具有符合预定用途的电性能和机械性能外,还应具有温度适应性。除另有规定外,塑封体材料应使用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按GB/T 2408-2008中试验方法B要求,绝缘材料的阻燃等级应达到或优于V-0等级。
禁限用材料
制造线缆组件所用的材料,尽可能使用满足或优于工作和维修要求的可回收、再生和环保材料,并充分提高其经济效益和降低寿命期内的费用。表1列举了环保机构确定的17种最危险的材料,应尽量少用。如果需要使用这些危险材料,建议只有在其它材料不能满足性能要求时才使用这些材料。
危险材料
序号
材料名称
序号
材料名称
1
汞及其化合物
10
三氯乙烯
2
铅及其化合物
11
四氯乙烯
3
镍及其化合物
12
三氯乙烷
4
镉及其化合物
13
二氯甲烷
5
铬及其化合物
14
三氯甲烷
6
氯化物及其化合物
15
四氯化碳
7
苯
16
甲基异丁基酮
8
甲苯
17
甲基乙基酮
9
二甲苯
—
—
结构和物理特性
结构
线缆组件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
T/CECA XX—202X
2
I
T/CECA XX—202X
3
线缆组件包含连接器和线缆,连接器与线缆应采用塑封成型的结构进行固定,具体尺寸见附录A;
连接器包含插头或插座,插头装针,插座装孔。连接器按传输类型分为:信号类连接器和“功率+信号”混装类连接器。信号类连接器包含2、3、5、6、8节点,“功率+信号”混装类连接器包含2+4、3+5节点。各节点接线定义见附录B,接口尺寸见附录C;
连接器接触件包含功率接触件和信号接触件, mm,信号接触件规格为Φ1 × mm;
线缆结构包含铜导体、导体绝缘层、外护套,线缆结构示意见图1。线缆选用可参考附录D或其他满足使用要求的线缆。其中芯线截面积与接触件间适配关系见表2;
连接器绝缘体包含多种键位,不同键位间不能对插。
线缆结构示意
芯线截面积与接触件规格适配关系
序号
接触件类型
接触件规格
mm
适配芯线截面积
mm2
1
信号接触件
×
、
2
信号接触件
、
3
功率接触件
、
尺寸
,线缆组件外形尺寸和连接器的接口尺寸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安装方法
连接器无面板安装结构,线缆组件可通过扎带等与车体固定。
外观质量
标记
线缆组件标记应正确、清晰、牢固、耐久。
外观
,线缆组件外观应满足以下要求:
线缆组件表面应光滑、外皮均匀,无气孔、裂纹、压痕、凹凸、花斑、污浊等瑕疵;
连接器绝缘体应无龟裂、明显掉块、气泡等影响使用的缺陷;
塑封成型后外表面应无波纹、熔接痕、裂纹、缩坑、气泡、毛边、流痕、龟裂和白化等缺陷;
金属件无锈蚀、镀层脱落;
塑封体与线缆外护套无开胶、剥离等不良。
性能
气候类别
按GB/T 2421-2020附录A和表3。
T/CECA XX—202X
22
I
T/CECA XX—202X
21
气候类别
气候类别
低温
℃
高温
℃
稳态湿热
d
20/080/00
-20
80
0
额定工作电流
额定电流应符合表4的规定。
额定电流
序号
接触件类型
接触件规格
mm
额定电流
A
1
信号接触件
×
2
2
信号接触件
2
3
功率接触件
10
额定工作电压
额定工作电压应符合表5的规定。
额定工作电压
序号
产品类别
额定工作电压
V DC
1
EBQ信号类
12
2
EBQ“功率+信号”混装类
48
互换性
同一型号线缆组件的插头、插座之间应能完全互换。
接触件分离力
接触件的分离力应符合表6的规定。
接触件分离力
序号
接触件规格
mm
检验销针
mm
检测插入深度
mm
分离力
N
1
×
(±)×(±)
~2
2
∅1−−
~2
3
∅−
6
~4
插入力和拔出力
连接器的插入力和拔出力应符合表7的规定。
T/CECA XX—202X
4
I
T/CECA XX—202X
5
插入力和拔出力
序号
产品系列
插入力F1
N
拔出力F2
N
测试前a
测试后a
1
EBQ信号类
F1≤60
40≤F2≤100
10≤F2≤100
2
EBQ“功率+信号”混装类
F1≤100
50≤F2≤100
25≤F2≤100
a 测试前指产品生产完毕状态,测试后指产品进行高低温冲击、机械寿命100次测试后再进行测量。
接触电阻
接触电阻应符合表8的规定。
接触电阻
序号
接触件规格
mm
接触电阻
mΩ
测试前
盐雾、高低温冲击后
1
×
≤20
≤35
2
≤20
≤35
3
≤10
≤25
绝缘电阻
线缆组件任何相邻的接触件之间,以及任一接触件对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表9的规定。
绝缘电阻
序号
工作环境
绝缘电阻
MΩ
1
常温状态
≥20
耐电压
线缆组件任何相邻的接触件之间,任一接触件与外壳之间,耐电压应符合表10的规定,且应无绝缘击穿或飞弧的现象。
耐电压
序号
工作环境
试验电压(50Hz,AC有效值)
V
漏电流
mA
1
常温状态
500
≤2
机械寿命
,试验进行200次后,线缆组件机械寿命应满足以下要求:
;
线缆组件应无机械损伤,金属零件磨擦表面允许有轻微磨损;插针、插孔接触表面不允许镀层脱落。
T/CECA XX—202X
22
I
T/CECA XX—202X
21
温升
,应满足以下要求:
插头和插座的接触件温升应不大于30 K;
。
低温
,,,,不应有影响线缆组件正常工作的损坏。
高温
,,,,不应有影响线缆组件正常工作的损坏。
振动
,应满足以下要求:
各零部件应无松动、破裂或其他损伤现象;
不应有影响线缆组件正常工作的损坏,电气连续性中断应不大于1 μs。
冲击
,应满足以下要求:
各零部件应无松动、破裂或其他损伤现象;
不应有影响线缆组件正常工作的损坏,电气连续性中断应不大于1 μs。
摇摆测试
,线缆组件满足如下要求:
线皮无破损、塑封结构与线缆外护套无开胶;
电气连续性中断应不大于1 μs;
不应有影响线缆组件工作的损坏。
防护等级
,。
温度冲击
,,,,。
盐雾
,连接器的外观应符合下列规定:
接触件表面质量按照GB/T 6461-2002中等级9级执行;
。
塑封结构拉脱力
,线缆组件的塑封结构的峰值拉力应不小于90N。
质量保证规定
总则
本文件规定的检验分类如下:
型式检验;
T/CECA XX—202X
6
I
T/CECA XX—202X
7
交收检验。
检验条件
基准标准大气条件
基准标准大气条件同GB/T 2421-。
温度:20 ℃;
气压: kPa。
仲裁测量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条件
仲裁测量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条件符合GB/T 2421-,并采用以下细则:
温度:25 ℃±1 ℃;
相对湿度:4 8%~52 %;
气压:86 kPa~106 kPa。
测量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条件
测量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条件符合GB/T 2421-,除另有规定,试验应在下列环境条件下进行:
温度:15 ℃~35 ℃;
相对湿度:25 %~75 %;
气压:86 kPa~106 kPa。
恢复条件
恢复条件应符合GB/T 2421-。
型式检验
通则
型式检验应在有关主管部门认可的试验室进行,所有线缆组件应是在生产中通常使用的设备和工艺所生产的产品。
检验时机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产品定型生产时;
正式生产后,如产品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产品转厂生产时;
连续停产一年以上再恢复生产时;
连续生产的线缆组件每36个月进行一次;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型式检验样品
从经交收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样品,种类及数量按照表11执行。
样品抽样表
序号
产品类型
产品型号
样品数量
1
信号类
EBQ-3MA- L=XXX
33
2
EBQ-3FA- L=XXX
33
T/CECA XX—202X
22
I
T/CECA XX—202X
21
3
EBQ-6M-S6 L=XXX
33
4
EBQ-6F-S6 L=XXX
33
5
EBQ-8M-S6 L=XXX
33
6
EBQ-8F-S6 L=XXX
33
7
“功率+信号”混装类
EBQ-2-5M-S9 L=XXX
33
8
EBQ-2-5F-S9 L=XXX
33
检验项目和顺序
型式检验项目和顺序按表12进行,每组每个型号各3套样品。
检验项目和顺序表
序号
检验项目
要求
章条号
检验方法
章条号
试验组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结构尺寸
●
●
●
●
●
●
●
●
●
●
●
2
外观
●
●
●
●
●
●
●
●
●
●
●
3
互换性
●
●
●
●
●
●
●
●
●
●
●
4
接触电阻
●
●
●
●
●
●
●
●
●
●
●
5
绝缘电阻
●
●
●
●
●
●
●
●
●
●
●
6
耐电压
●
●
●
●
●
●
●
●
●
●
●
7
温度冲击
—
—
●
—
—
●
—
●
●
—
—
8
接触件分离力
—
—
—
●
—
—
—
—
—
—
—
9
插入力和分离力
—
—
—
—
—
●
—
—
—
—
—
10
摇摆测试
—
—
—
—
—
—
—
—
●
—
—
11
机械寿命
—
—
—
—
—
—
—
—
—
—
●
12
低温
●
—
—
—
—
—
—
—
—
—
—
13
高温
—
●
—
—
—
—
—
—
—
—
—
14
盐雾
—
—
—
●
—
—
—
—
—
—
—
15
温升
●
●
●
●
—
—
—
—
—
●
—
16
防护等级
—
—
—
—
—
—
—
●
—
—
—
17
振动
—
—
—
—
—
—
●
—
—
—
●
18
冲击
—
—
—
—
●
—
—
—
—
—
19
塑封结构拉脱力
—
—
—
—
—
—
—
—
—
●
—
注:●表示检验项目,—表示不检项目。
合格判据
型式检验的每一套产品按规定的型式检验项目全部应符合要求,判定该种产品型式检验合格,其中任一套产品的任一项不应符合要求时,允许排除不应符合要求的因素再次检验,但同一个产品检验次数(包括不同项目)不得超过2次。
如果样品未能通过型式检验,则承制方应按下列步骤进行处理:
T/CECA XX—202X
8
I
T/CECA XX—202X
9
立即通知用户并停止产品交货和交收检验;
查明失效原因,在材料、工艺或其他方面提出纠正措施,对采用基本相同的材料和工艺进行制造、失效模式相同、能够进行纠正的所有产品采取纠正措施;
完成纠正措施后,重新抽取样品进行型式检验(由用户决定进行全部项目检验或进行原样本失效项目的检验);
交收检验也可以重新开始,但必须在型式检验重新检验合格后,产品才能交货。
样品处理
已经受过型式检验的样品,不应按合同交货。
交收检验
检验批
一个检验批应由在基本相同条件下生产的并同时提交检验的相同型号的所有线缆组件组成。
检验项目
交收检验应由表13规定组成,并按所示顺序进行。
交收检验
序号
检验项目
要求章条号
检验方法章条号
接收质量限(AQL)
1
结构尺寸
2
外观
3
互换性
4
绝缘电阻
5
耐电压
抽样方案
按GB/T -2012中的一般检查水平Ⅱ的一次正常抽样检查方案随机抽取规定数量的样品后,按表13所示顺序进行检验,接收质量限(AQL)应符合表13的规定。
合格判据
若不合格品数不大于AQL值,则该批产品合格。
若不合格品数大于AQL值,则由制造商对不合格项目进行100%检查,剔除不合格品后,可再次提交复验。复验批采用一次加严检查,若复验仍不合格,则整批产品退回,不得再次提交检验。
检验方法
外观
按照GB/T -1997中试验1a和1b的规定的方法,用量具和目视法对线缆组件及连接器进行检验。
互换性
将一只插座与任意三只插头或一只插头与任意三只插座进行插合和分离,应能完全互换。
接触件分离力
按照GB/T -1997中试验16e的规定对单个插孔接触件进行试验(单个插孔接触件可装入绝缘体后进行该试验),并采用下列细则:
直接用标准检验插针进行检测;
T/CECA XX—202X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