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教育学德育原则 】是由【43563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教育学德育原则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10/2017
壹▪德育概述
贰▪品德发展规律
叁▪德育过程
肆▪德育原则
伍▪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第十章 德育
202X
教育学
目录
CONTENTS
本
章
教
01
学
内
02
03
04
05
容
06
第一节 德育概述
德育的概念
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为基础,同经过选择的人类文化,特别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处世准则、行为规范相互作用,经过自己的感受、判断、体验,从而生成道德品质、人生观和社会理想的教育。
01
02
03
04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
德育原则来自于德育实践,它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学校 德育实践的丰富和人们对德育规律的认识深化而发展和充实。
德育原则对组织与开展德育、提高德育实效具有指导意义;
现阶段我国学校的德育原则主要有:理论与生活相结合原则,疏导原则,长善救失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在集体中进行教育原则,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等。
第四节 德育原则
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注重引导学生把思想政治观念和社会道德规范的学习同参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把提高道德认识与养成良好道德行为结合起来,做到心口如一,言行一致。
贯彻了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
理论学习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
注重实践,培养道德行为习惯
一、理论与生活相结合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也被称为循循善诱原则)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
讲明道理、疏通思想
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二、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案例分析
育才小学校长陶行知在校园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当即斥责了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里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了一块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也是 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尊重我,我应该你。”王友更惊疑了,他眼睛睁得大大的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寒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啊!”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道:“陶……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得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说:“因为你正确地认识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了,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说完,就走出了校长室。
三、长善救失原则
长善救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贯彻长善救失原则的基本要求:
“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正确了解和评 价学生是指正确教育学生的前提)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引导学生自觉地巩固发扬自身优点来抑制和克服自身的缺点)
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勇于自我教育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学生的思想品行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的严格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主动的道德自律。
01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并明确阐述了这个原则:“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我们对个人所提出的要求,就表示出对个人的力量和能力的尊重;而在我们的尊重里,同时也表示出我们对个人的要求。”
02
四、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
01
尊重和信赖学生(尊重、呵护与信赖学生是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品德,也是教好孩子、获得良好德育效果的一个重要条件)
严格要求学生(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尤其是对那些“好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不能视而不见、姑且纵容,或因其年轻事小而原谅不究,要注重防微杜渐)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