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8班-梁晓艺 】是由【28691963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8班-梁晓艺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
我眼中的优秀志愿者
——志愿者精神与三感三情
2004年,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自此,汉语推广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中国国力的增强、经济的发达,使得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不断增多,截止2016年12月31日,共有140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12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孔子课堂,无论是亚洲、欧洲、非洲、美洲还是大洋洲,都有孔子学院的身影。只要有孔子学院的地方,就有汉语教师志愿者。而西班牙作为汉语学习的大国,共有8所孔子学院、9所孔子课堂,不仅汉语学习的人数多,他们学习的热情也很高涨。
对于选择学习汉语的西班牙人而言,他们或许是出于工作的需要,或许是出于对中华文化的好奇与热爱。对于选择“走出去”的孔子学院,则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汉语推广事业。当今社会,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一部分,中华文化的海外推广,有利于扭转中国被扭曲的国家形象,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创造良好和谐的国际关系。
在轰轰烈烈的汉语推广事业里,汉语教师志愿者是其中微小又不可缺少的一环。身为汉语教师志愿者,我们肩负责任,胸怀使命,并为此而光荣。作为年轻人,我们有感情、有热情、有激情去投身于汉语推广事业。一名优秀的汉语教师志愿者,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教学技能、跨文化交际传播能力等,更需要拥有志愿者精神,
3
能用“三感三情”来要求自己、激励自己,从而不断进步。
“三感”是指“责任感、使命感、光荣感”。汉语教师志愿者,是志愿者,也是教师。去到赴任国,我们就是讲述语言知识,传播中国文化的语言老师,要面对的是希望学到知识的学生,我们是“权威”,学生是“白纸”,我们要向他们传授知识,这本身就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而我们能有这个机会去实践自己的梦想,则是源于国家汉办的信任,信任我们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能够讲好汉语,能够传播好中国文化,这也是一份责任。这份责任同普通的教师工作又有不同,因为我们是“志愿者”,传播中国语言和文化不仅是责任,更是我们的使命。在国外的一年时间,我们或许是当地为数不多的中国人,或许就是外国人眼中能够感受到的“中国形象”,我们要有使命感,注意自己的言行。成为汉语教师志愿者还是一件值得我们骄傲,为之感到荣幸的事情,我们是经过了选拔和考核,才得以有这个机会的,当然会有光荣感。“三感”告诉我们要牢记自己的身份,要时刻记得身为汉语教师志愿者,应该把工作摆在第一位,认真、踏实、负责地完成教学任务,做好各项孔院活动安排。
“三情”是指“感情、热情、激情”。我想,我们都是通过努力争取得到的成为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机会,原因就是我们对于国家汉语教师这个职业有感情,对于传播中国文化和语言有感情
3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希望能够为祖国的强盛贡献一份力量,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喜欢上中国,尽可能地消除他们对中国的固有偏见。现在,我们要在这份感情的基础上,对汉语教师志愿者也投入感情。并且将这份感情化作工作的热情。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它,热爱自己的祖国,就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热爱自己的学生,就会努力做一名受欢迎的汉语教师。至于激情,更是我们这些年轻的志愿者们应该有的,异国他乡,离家万里,难免有沮丧的时刻,激情是最好的解药。而且一个有感情、有热情、有激情的教师,更具个人魅力,更能打动学生,更能出色地完成工作。“三情”是志愿者精神的自觉流露,也是我们生活、工作中应当具有的。我们应该满怀感情、热情与激情,同时又要脚踏实地。
许多汉语教师志愿者都是环抱着希望中国被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化能够更好地得到传播,这样的想法加入孔子学院的大家庭。要实现这样的想法,必须脚踏实地,从每一堂课、每一次活动开始做起。成为一名优秀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应该具有“三情”,把情感化作动力,也要有“三感”,把动力付诸实践。我会努力落实“三感三情”,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汉语教师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