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2025年-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错在哪里.docx

格式:docx   大小:27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5年-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错在哪里.docx

上传人:1772186**** 2025/2/12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5年-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错在哪里.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5年-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错在哪里 】是由【177218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错在哪里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错在哪里(一)
变经
一、怎样确定商品价值
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的按劳分配原则是按商品劳动价值进行社会 分配。企业按生产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向社会和市场索 取报酬,企业职工按自己创造的劳动价值领取工资和奖金,把企业的经 营和职工的劳动都推向市场,他们创造的劳动价值由市场决定。
那么,商品价值是怎样确定的呢?如果不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又 怎样认识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是按劳动价值进行社会分配呢?我们说商 品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 的确定要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我们怎样去认识这一客观事实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商品具有二重性,即使用价值和劳动价值。也 就是说,任何一种商品,它不但具有我们所需要的使用价值,而且还具 有生产它所支付的劳动价值。交换商品时,也交换了彼此之间的劳动, 并且彼此间交换的劳动价值要基本相等。
商品的劳动价值是人的劳动力创造的,牲口和机器人以及一切现 代化生产设备,即生产资料都不会创造价值,只有人的劳动才能创造价
作者在研究《资本论》时,被马克思最精采的地方所打动,然而
发现马克思的错误也是从他最精彩的地方开始的。
(2)现在我们来看看:
W=C+V+m这个公式中,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在商品价值 运动中的作用。
在这里,我们先区分劳动价值的提高和劳动价值的增殖两个概念。
提高劳动价值是劳动时间不增殖,因为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社会劳 动生产率提高后的劳动价值运动和变化。价值的增殖是劳动时间的增殖 而产生的价值。
比如改革开放初期,我均工资是100元,10年后提高到 200元,现在月平均工资是500元。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劳动价值从月 平均工资100元提高到500元,不能说劳动价值从100元增殖到500元, 然而马克思就是这样认为的,即100元增殖到500元。
生产资料C是不变资本,不能创造价值,这一点是无疑问的。 它的劳动时间没有变化,既没有增殖,也没有减少,它只有本身具备价 值和提高它自身价值的能力。只有可变资本V能增殖劳动时间和创造价 值,这一点也是作者承认的。
然而兴华瓦厂采用的是先进技术才能给C和V带来利润。如果 不采用先进技术,在价值运动过程中,有相当一部份劳动时间不能被社 会承认而被排除在商品价值外。也就是说,100名职工,五年的劳动时 间中,有许多非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能创造价值。
马克思只知道,只有人的劳动力才能创造价值,但是我们还应该
知道,有些非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能创造价值。这样可变资本V的价值 真的要变了。
这里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问题。
前面我们谈了,冬天北京蔬菜中有很多是大棚蔬菜,而南方是露 天蔬菜,它们之间的价值不相同。
冬天一个火车司机从广州拖了 20多车厢海南岛的露天蔬菜到北 京去卖。结果两天赚了 10万元。然而一个体力很强的男子用蓼筐挑了 100斤蔬菜从广州出发,准备担运到北京去卖。他要用一个多月,甚至 更多时间才能到达北京。两者之间的利润比例大概是十万分之一。因此 这个壮年男子一个多月的个别劳动时间中,与这个火车司机相比,只有 十万分之一的劳动时间才被社会承认为必要劳动时间产生价值,其它为 非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不能创造价值。也就是,这个壮年男子,一个多 月的劳动时间中,最多只有一个小时才能创造价值,其它劳动时间不是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能创造价值。
即使这个壮年男子肩挑的这100斤菜运到北京,其利润也只够他 吃一顿饭,结果他从广州出发,第一顿饭就把利润吃了,然后住宿,第 二天又吃饭,乃至于这个壮年男子还未走出广州市郊就连本带利吃得 个净光。他根本到不了北京,更不可能赚钱了,甚至于 更谈不上一个 多月时间后,蔬菜要烂了。
可见劳动虽然能创造价值,但劳动的价值有高有低。
如果这个壮年男子就在广州市内,从批发市场的东城挑到零售蔬 菜的西城去卖,他都可能赚钱,他的很多劳动时间都会成为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在资本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兴华瓦厂的李 某在采用先进技术后,
100名职工五年的劳动时间中,有很多劳动时间 被作为非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被削减了。他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削减这些 非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呢?
这就是李某在采用先进技术后,通过减员和下岗,把100名职工 裁减了一半,同时又把职工的人平工资增加了一倍。这样可变资本V的 量没有变,但价值却变了。
这说明增殖劳动时间虽然是通过可变资本V来实现的,但是由于 采用先进技术,相对减少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必要劳动时间也是通过可变 资本V来实现的。
创造不变资本C的劳动时间不增殖,也不减少,但是由于先进技 术的应用和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它的价值提高了,因而能带来利润。 这就是资本的实际运作。
也就是说,企业增殖劳动时间是通过可变资本V来实现的,企业 提高劳动价值,增加利润是通过不变资本c来实现的。
由此可以将得出结论,利润是不变资本C带来的,是采用先进技 术带来的,如果否定不变资本C的作用,也就否定了科学技术的作用。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劳动创造价值,科学技术带来(创造)利润。利润 的本质不是企业职工剩余劳动价值。
既然商品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新消耗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决 定的,不是由个别企业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那么就有个别企业和生 产经营者的劳动时间要作为非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被排除在创造商品 价值之外。或者说一些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中有些是非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而不能创造价值。那么有了这个认识,我们自然就知道不变资本
C虽 然不能增殖劳动时间,但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对劳动价值的提高,既可以 提高企业新增殖的劳动时间的价值,也可以提高创造不变资本C自身的 劳动时间的价值,并使创造不变资本C自身的劳动时间全部被社会承认 为创造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获取利润了。
(3)在W=C+V+m这个公式中,我们知道m中包含两种成份, 又知道C和V在商品价值运动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现在我们来研究 W的性质。
W500万元是兴华瓦厂五年时间创造的相对价值,也是该厂的产值。 然而马克思则把W称为生产价格。同时指出商品交换是按生产价格进 行交换,生产价格等于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即C+V+m。
《资本论》第三卷出版后,西方国家一些经济学家曾经指出,马 克思的生产价格与他的商品劳动价值理论之间是矛盾的,统一不起来。
作者看来的确如此。既然商品按劳动价值进行交换,为什么又来 了一个按生产价格进行交换呢?
作者在《论计划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一书中对商品价值的运动 规律进行研究后提出商品是按相对价值进行交换。商品的相对价值等于 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即C+V+m。
商品的相对价值是商品因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生产各种商品
所消耗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后,商品价值发生运动和变化后产 生的价值。商品交换是按商品的相对价值进行交换。平均利润的产生是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形成的,不是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形成的。
也就是说,商品价值发生运动后,其交换仍然按生产商品所消耗 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进行等价交换,只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了,生产各种商品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了而已。
众所周知,价格与价值之间的矛盾关系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 之间的矛盾造成的,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因此W不是生产价格,而是商品价值发生运动后的相对价值。 商品的相对价值减去生产成本C和V后就是平均利润了。当然,正如 前面所说,平均利润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带来的。
兴华瓦厂W500万元是该厂的产值,也是该厂1000个全年工创 造的相对价值。
W500万元是价值,C100万元和V100万元也是价值。但是这是 不同质之间的价值。创造W500万元是1000个全年工。创造C100万元 和V100万元,合计200万元也消耗了 1000个全年工。因此是不同质之 间的价值。我在《论计划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把W500万元 称为相对价值,这是运动和变化了的价值,把运动前C和V的价值称 为绝对价值。它们之间的价值已发生了改变,所消耗的劳动时间不同。
总起说来,由于商品价值是运动的,W=C+V + m这个公式用 来计算利润和利润率是成立的。但是用来计算剩余价值,这个公式是不 成立的。
通过前面分析结果认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存在严重错误, 也由此导致了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认识发生了严重错误。
作为观念形态的货币,其本质仍是一种商品。商品价值是运动的, 货币价值也是运动的。
由于自然能源的利用和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广泛应 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生产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 间都会减少,各种商品价值都要发生运动和变化。
观念形态的货币,其本质是一种商品,但是货币是一种特殊 的商品。在众多商品价值运动中,只有货币的价值运动才能长期保持与 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同步运行,因此我们就可以把它作为衡量所有商品 的价值尺度。
生产其它商品的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有的提高多,有的提高少, 很难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同步运行。
货币价值运动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同步,因此它体现了社会平 均劳动价值的运动。比如改革开放初期,我月工资是200元,现在人平月工资是500元。这反映了我国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均工资100元提高到500元。
由于货币的这种价值运动和改变,改革开放初期借贷100元,现 在应该偿还500元,获利400元。否则,我们就不能实现两者之间的价 值平衡。因为改革开放初期,创造100元价值所消耗的劳动时间不同, 现在创造100元价值所消耗的劳动时间又不同。它们是不同质之间的价 值量。
借贷如此,投资又该不该获利呢?可见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 多么的错误。也是多么容易和简单地就可以知道这一错误的存在。当然, 要证明和清理马克思经济思想中的混乱,的确也费功夫。如果不结合客 观实际,不对劳动价值理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也不容易发现马克思的 错误。
2002年3月
(作者联系邮箱:******@qq. com ******@163. com)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错在哪里(二)
变经
三、资本增殖与资本扩张
兴华瓦厂C的劳动时间并没有增值,也不可能增殖,它始终只 能是500个全年工,因为作为生产资料的机器设备不是人,不能创造价 值。该厂劳动时间的增殖只有靠劳动力的劳动才能发生增殖。所以兴华 瓦厂的价值增殖是靠的可变资本V即100名职工的劳动来增殖的。兴华 瓦厂的劳动从500个全年工增殖到1,000个全年工。
也就是说,瓦厂W500万元是投资者C的500个全年工和V新 增殖的500个全年工,合计1,000个全年工创造的。由于采用了先进技 术,C的500个全年工的劳动价值从100万元提高到250万元,V的500 个全年工的价值也从
100万元提高到250万元。
C分得的250万元不是新增殖的价值,而是C本身就具有500个 全年工的价值,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后,它自身的价值从100万元提高 到250万元。
V新增殖的500个全年工的劳动时间原来只能创造100万元价值, 由于采用了先进技术后提高到250万元。这种劳动价值的提高,使100 名职工只用了两年劳动时间就把V100万元的基本工资生产出来了,还 余三年的劳动时间,所以又创造了剩余的这三年劳动时间创造的150万 元的剩余劳动价值。最后李某把这150万元剩余价值作为奖金和新增加 的工资支付给了 100名职工,没有剥削他们。
瓦厂C100万元和VI00万元,合计200万元资本是怎样变成W500 万元的呢?这就是通过资本的扩张和增殖而来的。资本的扩张是通过不 变资本C来实现的,资本的增殖通过可变资本V来实现的,不是简单 地从200万元增殖到500万元。
资本的扩张是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后,劳动价值运动和提高来实现
的,资本的增殖是靠的100名职工的劳动时间增殖来实现的。这里500 万元中,既有提高后的劳动价值成份,又有新增殖的劳动价值成份。
马克思之所以用w—(C+V) = m这个公式来计算剩余价值,并 且把扩张和增殖的W500万元价值的形成说成是通过V100万元增殖到 400万元,再加原封不动的C100万元,最后就是W500万元。500万元 减去C100万元和V100万元,这样在马克思看来剩余价值就是m300 万元了。
在计算剩余价值过程中,马克思完全没有考虑到商品价值要发生 运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要提高劳动价值。而是把所有不同质之 间的价值量都认为是相同质之间的价值量来计算剩余价值。
W500万元, C100万元,V100万元,m300万元,这其中每100万元,乃至每10元, 每1元中究竟包含多少劳动时间,它们是不同质之间的价值量,能不能 相加减,马克思是没有搞清楚的。或者说,马克思是忽视了的。
另外,马克思在计算剩余价值时,只考虑V即100名职工新增殖 的劳动时间才能创造价值,没有考虑到创造C要消耗的劳动时间在新的 生产过程中,应该具有多少价值。
马克思在研究剩余价值时,他根本不知道W500万元与C100万 元和V100万元之间是不同质之间的价值量。也就是说,马克思在创立 剩余价值理论时,根本没有认识到价值要发生运动和变化,确定价值要 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甚至可以说,马克思还没搞清楚和完全认识到价值 究竟是什么东西。
那么价值的本质是什么呢? 价值既不是能用手摸得到的物,即W500万元,C100万元,V100 万元,m300万元。价值也不是用眼睛能看得见的,用钟表时针记录下 来的劳动时间,即500个全年工和1,000个全年工。价值是人类社会物 质生产关系中,一种由于社会分工中的劳动交换关系。它是在一定时间 和空间范围内,在商品交换中所体现的人与人彼此之间的劳动价值关系。 它只能用货币和劳动时间的量来表达和反映这种关系。其中既不能单方 面用货币的量,即W500万元,C100万元,V100万元,m300万元; 也不能单方面用劳动时间的量即1,000全年工和500个全年工。也就是 说,它只能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体现某个人的劳动支出量能值多 少钱,体现商品交换中人与人之间的劳动交换价值关系。它既要用货币 的量,也要用支出的劳动时间的量,才能表达和反映这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