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小寒节气图片]2022小寒节气.docx

格式:docx   大小:3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寒节气图片]2022小寒节气.docx

上传人:rongfunian 2025/2/12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寒节气图片]2022小寒节气.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小寒节气图片]2022小寒节气 】是由【rongfunian】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小寒节气图片]2022小寒节气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小寒节气图片]2022小寒节气
小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小寒时,太阳运行到黄经285度,时值公历1月6日左右(1月5日~7日)。小寒之后,我国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俗话说,冷气积久而寒。此时,天气寒冷,大冷还未到达极点,所以称为小寒。
为什么叫小寒而不叫大寒呢这是因为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月初寒尚小月半那么大矣,就是说,在黄河流域,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又由于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里,小寒过几天后,才进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小寒。位于小寒节气之后的大寒,处于四九夜眠如露宿的四九也是很冷的,并且冬季的大寒恰好与夏季的大暑相对应,所以成为大寒。
小寒中的三候,其物候反映分别是: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在留鸟中,一候,阳气已动,大雁开始向北迁移,但还不是迁移到我国的最北方,只是离开了南方最热的地方;二候,喜鹊此时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到了三候,野鸡也感到了阳气的滋长而鸣叫。
小寒节气习俗
小寒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顾名思义,小寒,冷也,因为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就在小寒和大寒之间,而且与春节前的腊八节也连在一起。所以说,到了小寒,就说明春节快到了。
小寒天气酷寒,南北地域跨度大,形成不同的生产农事、生活习俗。农事上,北方大局部地区地里已没活,都要进行歇冬,主要任务是在家做好菜窖、畜舍保暖、造肥积肥等工作。过去,牛马等牲畜就是一家的主要劳力,需特别养护。小寒天气最冷,更要注意牲畜的保暖。民间多在牛棚马厩烧火取暖。小牲畜御寒更加谨慎单独铺上草垫,挂起草帘挡风。讲究的人家会用温水饮牲畜,尽量减少牲畜的体能消耗,预防疾病,并且在饮水中参加少许盐,补充冷天牲畜体内盐分的流失,增强牲畜的免疫力。平日我们到见牲畜舔墙根、喝脏水的现象,就是牲畜缺盐,以舔舐墙根泥土中盐碱、或从脏水中摄取盐分的表现。南方地区小寒节气需要做好油菜清沟、小麦追肥等工作,倘假设遇到强冷空气,那么在地里洒草木灰、作物秸秆或盖粪等帮助作物度过最冷时节。根据多年农事经验,人们往往会以小寒气候推测来年的气候变化,早早做好农事方案,如山东地区就有小寒无雨,大暑必旱、小寒假设是云雾天,来春定是干旱年的俗语。
生活上,除注意日常保暖外,进入小寒年味渐浓,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等,陆续为春节作准备。饮食上,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为小寒时尚。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说的就是冬令食羊肉调养身体的做法。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使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而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蔬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过去那样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担忧。
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重视,但随着时代变迁,现已渐渐淡化,如今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到了小寒时节,也是老中医和中药房最忙的时候,一般入冬时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时,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吃到春节前后。
居民日常饮食也偏重于暖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其中又以羊肉汤最为常见,有的餐馆还推出当归生姜羊肉汤,近年来,一些传统的冬令羊肉菜肴重现餐桌,再现了南京寒冬食俗。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南京人在小寒季节里有一套地域特色的体育锻炼方式,如跳绳、踢毽子、滚铁环,挤油渣渣(靠着墙壁相互挤)、斗鸡(盘起一脚,一脚独立,相互对斗)等。如果遇到下雪,那么更是欢呼雀跃,打雪仗、堆雪人,很快就会全身暖和,血脉通畅。
到了小寒,广州传统在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防止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