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防晒,你该了解的
夏季到了,阳光明媚,但是,对于爱美的妞来说,防晒,也需要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不过,防晒,究竟是防什么?晒伤有什么严重后果?怎样科学有效防晒?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防晒产品?应该避免哪些防晒误区?下面我将为大家一一揭晓。
紫外线,不只是晒黑
众所周知,除了晒黑以外,阳光中的紫外线还会对肌肤造成一定的伤害,本着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的想法,本人查阅了一些有关外紫外线对肌肤造成伤害的资料,整理如下:
紫外线根据波长分为近紫外线、远紫外线和超短紫外线。紫外线的波长愈短,对人类皮肤危害越大。平时对皮肤造成伤害的多为长波紫外线和中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甚至可进入真皮。可能你要问短波紫外线哪里去了?实际上,短波紫外线是不能到达地面的,因为它在通过臭氧层时已被吸收。这也正是为什么臭氧层值得我们保护的原因!
长波紫外线是令皮肤提前衰老的最主要原因,它可穿透真皮层,使皮肤晒黑,并导致脂质和胶原蛋白受损,引起皮肤的光老化甚至皮肤癌,其作用缓慢持久,具有累积性,故被称为“年龄紫外线”,不受窗户、遮阳伞等的阻挡,即使阴天下雨也如此。
中波紫外线可到达真皮层,使皮肤被晒伤,引起皮肤脱皮、红斑、晒黑等现象,但它可被玻璃、遮阳伞、衣服等阻隔。
为什么肌肤被晒后会变黑?当人体受到紫外线照射时,会产生黑色素来对抗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从而使皮肤变黑。涂抹防晒霜能有效阻挡紫外线,抑制黑色素的产生。
此外,当皮肤被紫外线过度暴晒后可能会出现晒伤、晒斑甚至是皮肤糜烂等严重后果,至于具体的病发特征,本人不再这里赘述,不相信或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相关资料。可以肯定的是,很多防晒产品的宣传广告中乐此不疲的反复强调紫外线的可怕,虽然有些存在夸大嫌疑,但也绝非危言耸听,无论哪个季节,紫外线都会夺走肌肤水分,甚至破坏肌肤组织,阴天虽然没有阳光直射,但紫外线还是会透过云层,直射肌肤。综上,防晒应该是一年四季都要做的功课。本文来自小艾面膜之家
隔离霜≠防晒霜
市场上的瓶瓶罐罐让MM们眼花缭乱,渐渐的,一些概念上的区隔就被忽视了。
隔离霜更多是充当防晒妆前乳的角色,即防晒、润色、保湿、抗氧化、妆前打底等多效合一的日间保养品。所谓隔离霜能隔离脏空气、隔离彩妆等,其实只是噱头,我们的皮肤是有生命的,保养品附着其上并非焊上铁皮,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隔离,隔离霜最核心的两大功效就是一定程度的防晒和润色。
一言以蔽之,如果你只用隔离霜,那一定要选择具有充分防晒效果的隔离霜,因为日间防护产品最重要的就是防晒。如果你习惯使用防晒霜,其实就可以在化妆水或乳液之后直接使用防晒产品,省略隔离霜这个步骤,除非你的隔离霜是当作妆前修饰肤色的妆前乳,防晒霜要在隔离霜之后使用。
选择防晒前,先审视自身需求
首先说说防晒的种类,目前分为物理和化学两种。
物理防晒剂主要指超微粒的氧化锌、氧化钛,它涂抹到脸上后非常均匀,象一面镜子,太阳照射了之后,它就会折射过去,反射和散射紫外线,从而避免紫外线直接接触皮肤。
特点:物理防晒用的粒子不需要吸收,对皮肤的负担会比较小,但缺点也很明显,粒子比较大,在皮肤上显得泛白,很油腻,现在的做工虽然比以前细很多,但自然价格不菲,适合容易过敏的人。
化学防晒剂是将紫外线吸收后再以一种较低的能量形态释放出来,这样也避免了紫外线的直接损伤。防晒剂吸收紫外线,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防晒剂也在氧化,吸收到一定的程度,防晒效果也就弱了,时间长也就没有了。烈日再照射的话,和没有涂抹化妆品是一样的。
特点:化学防晒需要吸收,所以要在涂抹20分钟后才能发挥作用,一般透明清爽,但有些人对某成分过敏的可能性大。因为很多物质对紫外线的吸收的波长范围不够广,一般要几种化学物质共同作用,才能吸收掉大多数伤害皮肤的紫外线。
市面上的产品80%以上是物理和化学防晒共同作用,过敏性皮肤专用的产品,才有可能是纯物理防晒。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物理防晒或者化学防晒产品。
你的肤质适合哪种类型的防晒品?
油性皮肤:渗透力较强的水剂型、无油配方的防晒霜,使用起来清爽不油腻,不堵塞毛孔。千万不要使用防晒油,物理性防晒类的产品慎用。
痘痘型皮肤:与油性皮肤相同,选择渗透力较强的水剂型、无油配方的防晒霜,但是当痘痘比较严重,发炎或者皮肤破损,就要暂停使用防晒霜,出门时候只能采用遮挡的物理方法防晒。
干性皮肤:选用质地滋润,并添加了补水功效以及增强肌肤免疫力的防晒品,现在很多防晒品已经增加了防晒以外的补水、抗氧化功效。
敏感性皮肤:推荐选择专业针对敏感性肤质的护肤品牌的防晒品,或者产品说明中明确写出“通过过敏性测试”、“通过皮肤科医师对幼儿临床测试”、“通过眼科医师测试”、“不含香料、防腐剂”等说明文字,最好选择物理性防晒品。
弄清楚这几个防晒概念的含义
SPF防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