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无偿献血与健康.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无偿献血与健康.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2/27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无偿献血与健康.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无偿献血与健康
姓名:刘得民
班级:2010140302
院系: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 建筑工程
学号:105140340077
指导老师:邱永军

无偿献血与健康
摘要:由于医疗用血的紧缺,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因为得不到及时输血而失去生命。从国家的角度出发,公民认识义务献血的意义能让我国献血事业的未来充满希望。
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亦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关键词:无偿献血健康奉献血液
正文:
什么是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
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亦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然而,人们有所担心的是:献血后身体健康是否会受到损害或不良影响呢?是否会让人伤及“元气”?或者因此引起贫血,身体免疫功能受损等的疑问。其实这些顾虑都是不必要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常献血更有益于健康。
血液作为一种特殊的宝贵资源,在临床抢救治疗患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血液的来源却是比较困难的,那么,为什么人们无偿献血的接受度和积极性不高呢?其实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文化阅历等方面因素。但是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人们对献血的心理障碍,此直接影响献血行为实现。
其一,普通民众担心献血时因为针头等采血设施的不洁而被病毒感染。由于出现一些由于输血或采血而被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艾滋病患者,导致一些人对因献血而感染艾滋病的恐惧被不适当地放大。
其二,疑惧心理是影响献血的主要障碍。我国公民长期以来受传统封建意识的影响,陈腐观念根深蒂固。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加之公民对血液生理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在心里有一种误解。害怕献血会伤”元气“,对自己身体产生不良后果;还有一部分人想献血,但不了解体检和采血程序,倒置畏畏诺诺,举步不前。
其三,公民普遍怀有某种侥幸心理。有些公民明知献血对自己有利却怀着一种侥幸心理。年轻的认为自己身体好,不可能用血,所以不献血。
其四,公民价值取向的改变。我国在实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利益关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人们用经济标准衡量事务,对国家推选无偿献血不理解,觉得血液这么宝贵,给钱都不愿意献,何况是不给钱。因此大众都抱着给钱就献血,不给钱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