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农村饮水安全知识.doc

格式:doc   大小:73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村饮水安全知识.doc

上传人:aibuaiwo1318 2018/2/27 文件大小:7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村饮水安全知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农村饮水安全培训资料
前言
水危机——全球第一危机,受到全世界的关注。现在全世界有1/3的人生活在缺水地区,2025年可能增加到2/3,目前全球有1/5的人得不到安全饮用水,平均每天约有6000人死于肮脏的饮用水。发展中国家80%的疫病与水与卫生有关。稀缺的饮用水必将成为宝贵财富,水的意义已经远远越出了水的本身,不久的将来因争夺水资源而引发的冲突,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为激烈的矛盾。
饮水安全应该是每个人认真思考、认真应对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关系你的健康,关系你的生命。
农村饮水安全基本概念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在我国水污染和水破坏问题十分严重的形势下提出来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工业及城市污染大量向农村转移,农村点污染与面污染交错,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村镇水环境恶化,局部突发性恶性水污染事件经常发生,大范围出现的水源污染和水源破坏对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已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1、概念
广义的饮水安全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建立全面的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饮水安全是人类在生产、生存的活动中,为保护人类身心安全与健康创造的有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饮水安全,就是饮用水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农村饮水安全是指农村居民能够获得并且经济上负担得起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足够的饮用水,建立农村饮用水保障体系,不会由于饮用数量或质量不合格而对生理和心里带来威胁或造成伤害,这种威胁和伤害包括为了获取饮用水花费过高的代价(时间、体力、物力、财力等)间接影响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2、判断标准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安全和基本安全两个档次,主要是从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四方面指标来评价。这四项指标中如有一项低于安全或基本安全最低值,就示为不安全。
(1)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5)要求的为安全;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的为基本安全。
饮水水质问题可分为以下七种情况:***超标、***超标、苦咸水、未经处理的Ⅳ类及超Ⅳ类地表水、细菌学指标严重,未经处理的地下水、其他饮水水质超标问题。
饮用不卫生的水有什么危害?
问题
影响
病原微生物随人或动物(传染源)污染水源
可引发肝炎、伤寒、肠炎、腹泻、血吸虫病等
水体富营养化藻***超标
可引发肝癌
***超标
高于1毫克/升时产生***斑牙,高于2毫克/升引起中度以上***骨症
***超标
主要引起皮肤及其他系统损伤,长期摄入可引起皮肤及内脏肿瘤
总硬度超标
高硬度水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锰超标
主要为慢性中毒,可损害中枢神经、生殖和免疫系统
***盐超标
在人体内易合成可能致癌的亚硝***
(2)水量: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40~60升为安全;不低于20~40升为基本安全。
(3)方便程度:供水到户或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为安全;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为基本安全。(人力取水往返时间20分钟,大体相当于水平距离800米、或垂直高差80米的情况)
(4)保证率:水源保证率是保证用水量的首要条件,在十年一遇的干旱年,供水水源水量能满足基本生活用水量要求,供水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5%为安全;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
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建设
一、工程规划原则
工程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哪些原则?
、突出重点
我国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众多,需要从实际出发,全面安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坚持“三先三后”的原则。即:“先水质、后水量
”,也可以说“先安全、后方便”,在选择水源工程时,首先寻找好的天然水源,实在没有条件要通过严格的水处理工艺保障水质达标,保证安全供水,在此基础上再适当增加排水量、提高保证率和方便程度;“先重点、后一般”在计划实施中,优先安排高***高***等引起的病区、血吸虫疫区和严重的苦咸水问题,然后再安排一般缺水的地区;“先集中、后分散”在工程布局上优先考虑集中供水形式,实行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不具备条件的再考虑分散式供水。
,综合治理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首先要保护好饮用水源,划定水源保护区,加强水源地防护,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和人为破坏;特别要防止采矿、工业等引起的水源污染和破坏,按照“谁污染、谁破坏、谁付费”的政策,做好源头治理;同时引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减少面源污染,加强农村废污水、垃圾、粪便处理,做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在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中,应根据水源水质等情况,采取适宜的水质净化措施;同时加强水质检验,建立水质监测体系,保障供水安全。
,注重实效
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要充分考虑区域水资源条件,采取资源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