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2025年幼儿园小班老鼠阿姨的礼物活动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2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5年幼儿园小班老鼠阿姨的礼物活动教案.docx

上传人:feifei 2025/2/22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5年幼儿园小班老鼠阿姨的礼物活动教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5年幼儿园小班老鼠阿姨的礼物活动教案 】是由【feifei】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幼儿园小班老鼠阿姨的礼物活动教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幼儿园小班老鼠阿姨的礼物活动教案
幼儿园小班老鼠阿姨的礼物活动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老鼠阿姨的礼物活动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设计思路
  “老鼠阿姨送的礼物是什么?”这是贯穿整个故事的线索,在谜底揭晓前不断激发着3岁幼儿的好奇心。故事中兔子的长耳朵、小猪的大鼻子、青蛙阔阔的嘴巴以及松鼠的灵巧小手,暗示着它们能用各自的本领解决问题。同样,送礼物的环节也让幼儿学会如何正确地待人接物。
  整个活动设计始终让幼儿与故事的情感脉络保持同步发展,以感知觉(看、听、闻、摸、尝)为基础,通过实际操作不断进行推测,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创造力。首先,猜动物、认识动物的不同特征,为解决问题埋下伏笔;接着,用蒙上眼罩的探索游戏唤醒幼儿对自己感官的再认识;最后,用变魔术的方式巩固认识,使现场欢乐的氛围与作品融为一体。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对故事充满期待与好奇。
  2.通过操作,进一步理解眼睛、耳朵、手、鼻子、嘴巴等器官的作用。
  活动准备
  盒子一个(中间有盖子,便于开启);糖果多于幼儿人数(圆形的、方形的,硬糖、软糖都要准备一些;其中六颗糖放在盒子里,其他放在某位教师那里);眼罩人手一个,沙球和铃铛各一个;眼睛、耳朵、手、鼻子、嘴巴的卡片,黑板、磁铁;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聚焦礼物,激发兴趣
  1.主要提问:你收到过礼物吗?
  辅助提问:你收到过什么礼物?是谁送给你的?
  幼儿:我收到过象棋,是妈妈送的。
  教师:啊,妈妈好爱你哦,你说谢谢了吗(幼儿点点头)?
  幼儿:圣诞老人送给我一个球。
  教师:哦,你见过圣诞老人吗?
  幼儿:没见过,他来送礼物的时候我已经睡着了。
  教师:你可以在心里谢谢他。
  幼儿:我收到过抱抱熊,是好朋友送的。
  教师:对呀,好朋友之间也可以互相送礼物……
  教师:小朋友会收到各种各样的礼物,有爸爸妈妈送的,有朋友送的,有老师送的,也有圣诞老人送的,收到礼物后我们都要表示感谢。
  [幼儿喜欢礼物,从谈论礼物入手,容易打开他们的话匣子。此处为导入部分的谈话,需简短些,教师要关注的`是对话中幼儿的应答。】
  2.教师:看看今天谁要来送礼物(PPT呈现老鼠阿姨的图片)?
  幼儿:是老鼠。
  3.教师介绍故事名称《老鼠阿姨的礼物》,幼儿跟读(PPT同时出现汉字)。
  4.一起数数盘子里有多少份礼物。
  
  二、突显局部,仔细观察
  1.主要提问:老鼠阿姨今天要把礼物送给谁呢?










  幼儿:给小老鼠。
  教师:有可能。
  幼儿:给猫咪。
  幼儿:不可能,猫咪要吃掉它的。
  幼儿:给大象。
  教师:原来还可以送给这么大的朋友呀。
  
  2.PPT逐一呈现动物(兔子的长耳朵、小猪的大鼻子、青蛙阔阔的嘴巴、松鼠的灵巧小手),从局部到整体。 主要提问:看看谁来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听故事(配乐讲故事)。
  教师:老鼠阿姨要来送礼物了。看,兔子、小猪、青蛙和松鼠都高高兴兴地过来了。老鼠阿姨说:“不急不急,一人一个,正正好好。今天,我要和你们玩一个游戏,我的礼物在盒子里,你们不能用眼睛看,要用其他的办法猜出礼物是什么。”
  
  三、操作体验,再识感官
  1.教师:平时我们都是用眼睛看东西,现在把眼睛蒙起来还能猜出礼物是什么吗(在白板上呈现“眼睛”的卡片)?
  
  2.教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吧(出示眼罩),把眼睛蒙起来(拿出沙球和铃铛),猜猜它们在哪里?
  请一名幼儿上来,帮其戴上眼罩,听指令在桌子上取出教师所需要的一种乐器,幼儿很自然地会用手摸。










  教师:原来可以用手摸(在白板上呈现“手”的卡片)。
  3.教师:不用眼睛、不用手,你还有其他办法猜出它们是什么吗?
  幼儿:没有了。
  教师:真的没有了吗(教师将乐器放在黑板后,逐一让其发出声音,让幼儿猜猜什么乐器在唱歌)?
  教师:原来还可以用耳朵听(在白板上呈现“耳朵”的卡片)。
  4.教师:如果不用眼睛、手、耳朵,还有办法吗?
  教师:我们再来试一种办法吧。
  教师请1~2名幼儿闻一闻沙球(闻上去有油漆味)和铃铛(闻上去有铁锈味)的气味,鼓励他们记住两样东西的不同气味,再请幼儿戴上眼罩,将两样乐器一一放在他们的鼻子下,让他们猜猜是什么乐器。幼儿果然猜中,全场一片掌声(在白板上呈现“鼻子”的卡片)。
  5.教师:看,现在我们又发现自己有那么多的本领。想一想,我们还有什么本领?
  幼儿(指着自己的嘴巴):用它也可以。用嘴巴尝……
  教师:对,嘴巴可以尝出味道(在白板上呈现“嘴巴”的卡片)。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身上有那么多有用的器官,要好好爱护噢。
  
  6.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小动物也在学你们的好方法。看!兔子用耳朵听,小猪用鼻子闻,松鼠用手摸。青蛙问:“这样东西能吃吗?”老鼠阿姨说:“可以的。”看!青蛙用嘴巴尝(PPT呈现相应图片)。
  
  四、猜测礼物,感受快乐










  1.出示礼物盒:这里也有一个礼物盒,里面装的礼物和老鼠阿姨的礼物一模一样。
  教师发给幼儿眼罩,请想玩的幼儿一起来玩,通过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的办法猜猜盒子里到底藏的是什么礼物。
  
  2.倒出盒子里的礼物,同时伴随音乐、PPT,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原来礼物真的是糖哦,大家高兴地说:“谢谢你,老鼠阿姨!”老鼠阿姨说:“不用谢,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好孩子。”
  3.教师:数一数,一共有几颗糖。(和幼儿一起数)1、2、3、4、5、6,够不够呀?
  幼儿:不够,我也想吃糖。
  
  4.教师:我是一个会变魔术的老师(教师打开盒子,鼓励幼儿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盒子里是否有东西。最后请旁边的教师摸一摸,摸的同时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糖果)。
  (再让幼儿鼓起小嘴用力吹,教师假装用手接住往盒子里一扔。当教师打开盒子倒出糖时,现场一片欢腾。)
  
  5.教师:现在糖够不够?
  幼儿:够了。
  教师:加上后面的老师,糖够吗?数一数。
  幼儿:(回头看)不够。
  教师:请小朋友带着礼物先回教室,让老师留下继续为大家变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