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物态变化》复习第3课时
复习目标:
;
;
自学指导:
阅读《探究在线》P18~20“特别提醒”
以及“典型例题精析”
解析“白气”现象
1、打开冰箱门冒出白气。
4、撕开冰棍包装纸时冒出白气。
2、冬天在北方的户外呼气时呼出白气。
3、烧开水时壶嘴喷出白气。。
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
2、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
3、壶嘴里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
4、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
4、解析“出汗”现象
△从冰箱内取出装了液体的瓶子,瓶子会出汗。
△洗澡时,洗澡房中玻璃镜子会出汗。
△冬天从户外进入房子时,眼镜片会出汗。
原因:
瓶子,镜子,眼镜片原来在温度低的环境中温度低,后来遇到了温度高的水蒸气,水蒸气放热被液化了,所以它们就会“出汗”了。
例1、下面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白气”                     
例2、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 )
A、凝固 B、升华
C、凝华 D、先升华后凝华
典型例题:
C
D
巩固练习:
,正确的是( )
,这是凝固现象
B. 夏天荫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湿润,这是液化现象
C. 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
D. 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或消失,这是汽化现象
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冰封的湖面解冻
,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
,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B
B
4、在下列几组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是吸热的是( )
A、熔化、液化、汽化 B、液化、汽化、升华
C、升华、汽化、熔化 D、凝固、液化、凝华
5、某同学在桦花江畔观察到的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是( )
A早春江面上皑皑冰雪的消融 B初夏江面上浩浩浓雾的形成
C 深秋江边上晶莹冰凌的生成 D初冬江岸上美丽雾松的出现
6、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
,河面上的冰层增厚
,屋顶的瓦上霜层增厚
,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蒙水珠
,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C
D
A
9、把正在熔化的冰,放到0℃的房间内(它们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冰能不能继续熔化?
10、将酒精从水与酒精的混合液中分离出来,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它们的( )
A. 密度不同 B. 体积不同
C. 熔点不同 D. 沸点不同
11、在很冷的地区,为什么常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使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而在实验室中,为什么用煤油温度计而不使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
答:
D
因为酒精的凝固点比水银的高,
酒精的沸点只有78 ℃。
不能
10、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是某同学选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的操作图。
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②B图读数中的错误是:
③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实际温度是___℃
(2)该同学在做实验时,见图,发现从开始给
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
第一种可原因:
第二种可原因:
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
把温度计取出读数
30
水太多
纸板没有盖住烧杯
11、如图所示的情景,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探究方案中(a)(b)(c)
①
②
③
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①② ③④
①②③ D.①②③④均正确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