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诗歌鉴赏之一(步骤、思路) 】是由【762357237】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诗歌鉴赏之一(步骤、思路)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高考专题辅导
古代诗歌鉴赏之一
怎样鉴赏诗歌
3.从艺术手法上设题:
如:2002年上海卷
阅读下文,完成第16—19题(11分)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试从一个角度切入,对这首词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3分)
看题目,看题目能否揭示中心。(怀古、送别诗)
看作者,要理解不同诗人不同的创作风格。
看注释,以往的经验是,高考试题中,如需要考联系诗人生平及背景解答问题,出题者往往以注解的形式告诉考生诗歌写作时间。考生应当细心从中揣摩出一定的内容来。
二.诗歌鉴赏步骤:
在背景中理解文本(看题目、作者、注释等)
疏通字面意思。特别注意典故运用以及常见文化常识,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及倒装省略等。
01
挖掘深层情感。从图景中体会其心境,进而把握其意境
02
(二)重点把握整体意境
(三)分析艺术手法。从表达效果的角度,反求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其语言的简洁和丰富的表现力,是要靠一定的表现手法支撑的,如果诗歌没有了相应的表现手法,抒发的感情就会失去依托。因表现手法就是为了突出主题,抒发感情的。
诗词鉴赏须知的术语及其运用
类别
概念
说 明
例句
1.
表
达
方
式
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抒情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草屋八九间
多 情 自 古 伤 离 别 , 更 那 堪 冷 落 清 秋 节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类别
概念
说 明
例句
表达技巧
修
辞
手
法
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池鱼思故渊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类别
概念
说 明
例句
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起兴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纵 有 千 种 风 情 , 更 与 何 人 说 ?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类别
概念
说 明
例句
表
  
现
  
手
 
法
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衬托
或烘托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渲染
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天下归心
,望帝春心托杜鹃
,王孙自可留。
此 去 经 年 , 应 是 良 辰 好 景 虚 设 。便 纵 有 千 种 风 情 , 更 与 何 人 说 ?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类别
概念
说 明
例句
表
  
现
  
手
 
法
对比
对照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直抒胸臆
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托物
言志
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与尔同销万古愁。
,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清泉石上流。
陆游《卜算子·咏梅》